2007版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漫评

七阶子
39 min, 7620 words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影视

  看完由董洁、何润东主演的连续剧新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忍不住也要说上两句, 才对得起郑重其事地认真看过一遍。梁祝这传说无需多言,感动也无需多言,用这么多钱 买不了几滴眼泪,岂不是咄咄怪事么——这与千金买笑似乎也差无几吧。

一、正剧正名

  据宣传,这《梁山伯与祝英台》拟作“正剧”拍,我想这是基本相符的。梁祝的传说很 多,几乎遍布全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异文也不胜数,而这部“新梁祝”的主要情节也正符合 当代人们所认同的梁祝故事,比如“求学”、“同窗”、“婚变”、“化蝶”等。至于梁山伯曾任 县今、治水等事,也是有异文的简要记载;还有马文才的(正面)争婚、大嫂的刻薄,在 一些地方传说中也是向为津于乐道的。不过说到梁祝的故里,那可是炙手可热抢得正紧的 无厘头“公案”,该剧也采用了一种似乎更为流行的说法,“上虞祝英台、会稽梁山伯”……总 之,编剧确实收集参考过不少梁祝传说,包括广为人知的与鲜为人知的,而知道的观众看 过自能会心一笑。但是,尽管千余年来,梁祝已经形成尉然可观的广泛的“传说群”,但基 本上都是些零散的、简短的传说故事,作为戏曲或电影或许足够有余,但要创作长篇小说 或连续剧却又嫌不足,所以该剧也必然要添加许多额外的故事情节,才能发挥成长达四十 一集的电视剧,这些“非梁祝固有”情节的编排后文再叙。

  梁祝故事一般认为发生在东晋时代,不过传说的史实性难以断定,未必有之,而且在 后世的流传发展中,也往往会加上各个时代的痕迹,所以传说的历史时代背景经常是模糊 的。舞台上的戏曲似乎不提梁祝的历史背景,对于这样一个爱情悲剧,放在哪个封建王朝 都是可能发生的。尽管梁祝共读所凭借的“书院制度”是迟至宋朝才出现,但现今“梁祝文 化”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梁祝是晋朝的(或起源于晋?),所以该剧也只好置身于 晋了。为了表现东晋时代背景,该剧的主要手段是增添了一些东晋名流入戏,如王谢二大 家,陶渊时、谢道韫等,还有那该死的士族制度与门当户对。不过其民俗风气到底有多少 是属于东晋特色的,却又难说了。

  如果静心欣赏,该剧刻画的众多人物演得还是很不错的,如祝英台、梁山伯、马文才 、祝夫人、祝员外、祝英齐、马太守、黄良玉、银心、四九等,尼山书院的陈夫子、山长 一家四口,众学子中除主角外,另又演了荀巨伯、王蓝田及秦京生,还有“客座教授”谢道 韫、陶渊明,“后勤部”的苏安母子与谷心莲也很突出,再有一个王卓然也很有趣。不过不 足的是祝英台的大哥大嫂,看来应也是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可惜趋于平淡,不够生动,尤 其是大哥,而另外六位哥哥只在拖延马文才对弈时露了一下脸(窃以为只暗写,不露这脸 还更好呢)。情节也算比较煽动,除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外,亲情表现得也很感动。梁山 伯、祝英台这两位的人物形象比较定型,所以该剧更有特点的应是马文才与祝夫人的演绎 。

  此外,该剧的导演摄影,演技对白等,都可足一观。不过,好话我不想再多说,作为 批评,逆言更为正道。

二、书院风情

  电视剧与电影不一样,最显著的特征是长度,而量变能引起质变,所以我认为电视剧 的艺术特征主要是“讲故事”。这版新梁祝编故事的功力,似乎还可以商榷一下。全剧四十 一集,但在书院的故事占了三分之二以上,从第二集到第三十集,我以为拖沓了点。为了 延长书院的故事,采用的基本策略是“外援制”,首先请来才女谢道韫讲课,然后有王卓然 上山考察,接着陶渊明也来了(顺便捎了个谷心莲来洗衣房打工),随后是马太守与八哥 祝英齐,尽管这些人在山上作客的时间略有交叠与过渡,并且在其间穿插了许多学子们的 “勾心斗角”与“下山闹事”,但基本上是单线的,有人为拼接延长之痕迹。

  有不少情节很有趣,很煽情,但致命的弱点是起因模糊荒谬,立不住脚,便成了空中 楼阁。比如谢道韫与王凝之联姻,竟分别叫祝英台与梁山伯代为面亲,这当然是编剧的煞 费苦心,并且让梁山伯有机会见识谢安丞相,为他后来赏识并举荐梁山伯作铺垫,但是这 个“代为面亲”的前提就根本不合情理。还有祝英台与马文才下山寻访陶渊明,山长及其夫 人(山长夫人是陶渊明的表妹)尚且不知陶渊明隐居何处,祝英台他们凭什么有把握下山 寻访,这并不比玄藏西天取经容易吧,毕竟取经还有方向与目的呢,所以派遣正在学习的 学生歇学下山访贤的想法是很不正常的。王卓然人虽不太正常,但上山的理由倒还正常, 只是他对梁山伯的态度过于反复,变化太快了些,逼迫梁山伯与祝英台兄弟反目的情节也 老套了点,梁山伯除了不识英台女儿身这点“愚钝”外,其实他是很聪明的,所以采用那种 下策向王卓然屈服的可信度也要打点折扣,尽管后来祝英台与梁山伯先后坠崖九死一生的 故事可谓感天泣地。

  马太守上山,开始着力刻画杭州太守,这个思路本不错,可惜他匆匆上山的理由也尚 乏力。太守上山,因为爱子情深,因为马文才被祝英台敲晕了,而祝英台假装梦游,是因 为马文才贿赂夫子叫他把自己与祝英台分配在同一房间。如此溯源一番,再推回去,全部 逻辑将瘫痪。看尼山书院的结构,基本可见明确的分工管理制度,比如夫子管教学,山长 管行政,山长夫人管后勤(下面有厨子苏安母子,及洗衣房一班妇女),而王兰王蕙姐妹 负责医务。由此可见,夫子根本没有权力调整住房,在第三集最初的分房公告就是山长夫 人发布的,故马文才应该买通山长夫人才是。当然夫子为了塞悠悠众口,说此事“经过山 长同意”,但如果真的请示过,山长夫妇对梁祝兄弟青睐有加,是不可能把他们分开的。 再者,马文才被祝英台击倒,也是不现实的,除非祝英台一梦游就朝正熟睡着的马文才猛 一狠记,否则在众生拦阻下,祝英台能打晕马文才的概率实在太小点,马文才可是老大啊 ,即使让着祝英台,自保是没问题的,更不可能昏迷上好几天,还能等马统送信把马太守 请来书院。调房风波本属无聊,所以马太守一来,又迅速地把住房换回去,草草了结。

  接下来一场重要的热闹戏是“逛青楼”,可以说这场戏很精巧,祝英台“男扮女装”的惊 艳,黄良玉(玉无瑕)沦落风尘的不期相遇,更绝的是刚下山的马太守也恰好与玉无瑕插 上一腿,马太守被儿子马文才吓跑,迂腐的夫子被众妓强拉下水而晚节不保(马文才与夫 子本是来捉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如此炫丽多彩,足可自鸣得意了。但是,王蓝田逼骗 谷心莲卖入青楼的基奠也似不踏实。王蓝田说谷心莲把他的一件衣裳给洗破了,多半是诬 陷与无理取闹了,要谷心莲赔偿,立下欠条。而心莲竟没有争辩,那么爽快就答应了,虽 说心莲人穷而心傲,却也没有这样傲法的,此不实一。另一不实处是祝英台再次“男扮女 装”,入青楼换赎心莲,这比替谢道韫面亲还更荒谬。梁山伯与荀巨伯为这条“妙计”作了 三点注解,一是“更美”,二是“保节”,三是“自逃”。除第二点他们认为祝英台是男子而不 存在“名节”问题外,其余两点都不太能自圆其说。想想如果说一个男人扮起女人来会比真 女儿还漂亮,不知是否能被认为是对这个男人的侮辱,所以一直维护祝英台的梁山伯是不 应该想出这个计较的。还有开始梁山伯与荀巨伯去赎心莲时都很快被打出门外,再搭上个 祝英台如何有把握轻松逃脱——这似乎又暗设了祝英台的武术学得比他们还好?关于祝英台 的性格矛盾,下方还将详述——更令吐血的是谷大娘与苏安母子也不过脑子,立马跪下磕头 如捣蒜,愣是把祝英台逼上青楼了。看似祝英台无可奈何,实是编剧的无可奈何,非此不 能增加嚎头。

  数说起来,也只有书院的最后一位访客,八哥祝英齐,算来去潇洒了。大户人家的公 子,本就比还有“公务缠身”的马太守更清闲,既思妹子,便来探望,也是情理之中,而且 这段情节其实也很关键。纵观全剧祝家对梁祝二人的婚姻态度,祝老爷当然是无条件地溺 爱英台,不支持也是不行的;祝英齐初上山时也持门户之见,但后来转变态度,回家后与 祝老爷站在同一条战线;而祝家的实际掌权人祝夫人是最“顽固”的,最后却也不得不欣赏 梁山伯的才情,默许了他与女儿的婚事。梁祝二人历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与阻挠,正庆成 功在望时,却毕竟还不能抵抗马太守的权势熏天,这样,其悲剧意义也就突显了起来。所 以要写祝英齐来书院,见证并感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谊,从反对者变成支持者,为下文 情节发展铺路。还有一点,祝英齐原是一气之下先写信回去“告状”,后来却后悔了,这与 再后来的祝夫人一气之下许下了马家的婚约,简直是如出一辙——这样的章法我是赞赏的。 只是在祝英齐上山之前,玉无瑕前来哭哭啼啼一阵,却基本没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可取性, 也不过为了让她乘轿回去时与骑马的祝英齐擦肩而过,留下遗憾的一幕而已。

三、人去何从

  我喜欢有头有尾的故事,故事牵扯出千万条头绪,如何一一归结回去,则见讲故事的 功力了。可惜在这版梁祝中,最后还悬着不少头绪,不吐不快。

  首先是玉无瑕,或者是黄良玉吧。黄良玉本来是要嫁给八哥的,该剧正是以祝英台帮 助良玉逃婚开头,这很好,其中妙处观众自可体会。“拐走”黄良玉的男人是秦京生,原只 因黄良玉是士族,后来他为了上尼山书院争取功名却手头正紧,就把黄良玉卖入妓院了。 其实我觉得这秦京生良知并未尽丧,看他每天梦游呼叫“小玉,回来”即证,可惜剧中也并 未对他这种复杂的性格作更深的揭示,最后秦京生的下场也不明了。至于有一幕秦京生“ 白日装梦游”抱着一只鸡向王兰示好,则是编剧一着不太高明的棋,纯是为提示祝英台装 梦游赶走同房的马文才之用。后来玉无瑕被马太守金屋藏娇,玉无瑕与马太守故去的妻子 ,马文才的母亲面容相似,却未指明二者之间是否真有渊源(良玉既出身士族,这是有可 能的)。如果被马太守藏一辈子娇,倒也罢了,可良玉在太守府又与英齐巧遇。其后又将 会怎样,却被忽略了,连英齐重伤不治而亡也没说良玉是否知情,这样不明不白的忽略不 大妙。

  谷心莲这人很难缠,在前面看她那眼神神态,就能隐约感知后面可能会有比较辣手的 报复行为,总体上来说演得还不错。心莲母女遭士族戕害,梁山伯掩埋心莲时,她似死未 死,彼时剧中并未直接说明梁山伯是如何善后处理的,回山后也只含糊地向王兰问起还魂 之说,直到后半部心莲重现时才点出原来当时梁山伯是送她到陶大叔(陶渊明)那儿疗养 了——这个悬念与包袱,抖得也无可厚非。只是最后苏安看清她的面目而弃她而去后,她又 如何自处,该剧至少缺少一个镜头来作交待。苏安解散山贼,与母亲归隐海岛,至少是算 结局明确了。但是苏安如何当上山贼首领的,却又含糊不清了,要知山贼纯以武服众,像 苏安那样的弱小男人,如何聚众,这点不妥善交待,是难以让观众信服的。

  尼山书院及一干人的头绪处理得也不怎么高明。比如荀巨伯,最后他与王兰的结局未 明确,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他们也还大有希望呢。只是我想说一开始就把荀巨 伯的来由忽略了,他与上虞祝英台、公稽梁山伯是书院中最好的朋友,但他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出身,剧中竟无一交待。连王蓝田都知道他是太原人,而荀巨伯的重要性应在王蓝 田之上。这个小节虽无伤大雅,却也极易弥补,是不该忽略的。

  书院后来的下场是关闭,山长一家归隐,这是编剧取巧之法。书院关闭,无非是说世 道逢乱,但当世究竟有多乱,似不见得——只听剧中旁白加封马文才什么将军,他便借机乱 杀百姓,给观众的感觉是本无大乱,马文才添乱耳——其实这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书院 没戏了。祝英台回家了,梁山伯受命要上任去了,马文才为了抢先机也回家准备提亲了, 那还有什么把戏可看?但书院没戏了就该解散吗?所以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要把书院的几个 人物再转移到鄮县梁山伯麾下,如夫子与荀巨伯。荀巨伯还说过可以弃学来帮梁山伯,但 夫子,书院不解散是决不可能来投靠梁山伯的——编剧狠心解散书院的原因,不外如此。

  该剧有些人物是悬着没有结住,但陈夫子却是本该结住竟舍不得结住而再次硬生生地 拉出来“丢人现眼”的,因为像夫子这样迂腐而猥琐的丑角,其所能带来的趣戏与笑声价值 是编剧不忍轻言放弃的。另一个类似的人物是娘娘腔的王卓然,他终究感激梁山伯而赴鄮 县帮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后他竟一直也跟着梁山伯却不正常了,他的官职比梁山伯 的县令应该大多了,后来梁山伯还与他平起平坐就更不正常了。再说苏安攻打上虞祝家庄 时,谢道韫也竟从天而降,跑来帮忙,则纯是为了陈夫子能为她挡那一刀作铺垫,以了解 在书院曾经的一段暗恋——这个手法,有趣,却不免拙劣了点。

  当然也有一些人物的结局结得好的。梁祝化蝶不说,银心和四九说要一生守护它们, 理所当然,也份所应该。此外,八哥祝英齐的死很壮烈,也是情节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转折 。谷心莲要报复祝英台,故心存暗害祝英齐这一主要战将是必然之势。祝英齐重伤之余, 撑了那么久,也真乃硬汉子。而八哥的死,对祝英台的震撼是重大的,她认识到祝家之不 幸,母亲之不易。正如祝英齐生前所说,娘与九妹都是要强的,总得要有人让步吧,所以 祝英台让步了,听从了与马家婚事的安排,这不能怪英台!至于祝英台殉情跳坟后,马文 才如何郁闷,祝家如何应对所谓朝廷的“土断政策”,那倒确是应该作为绕梁之余音让观众 自己去体会了。

  我本无意盛赞祝英齐,但行文逻辑至此,不得不感叹祝英齐这人物着实演得很成功。 祝英齐的存在,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增加武戏成分,下面就再谈谈该剧的武打。

四、武打乱弹

  也许武侠在当代的娱乐及通俗文化中真是深入骨髓了,所以就连梁祝这样一直当作“ 文戏”的传说,在这版电视剧中也加入了许多武打,而且一些武戏还似乎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好在当年孔圣夫子传六艺,也包括“御”与“射”,所以尼山书院加入“武术”教学也就 堂而皇之了。

  但不要忘了该剧是要演“正剧”的。像谢道韫这个“全能型”的才女是不切实际的,尤其 是竟能轻易地打败马文才。须知马文才在父亲的严历督导下,自小勤练骑射,而谢才女的 “训练”主要应是“琴棋书画”吧,若说她能胜过马文才,吾不信也。但编剧还是不得不让谢 先生压下马文才的气焰,这只能说是太过“浪漫主义色彩”了。再看后来谢道韫来帮梁山伯 抵挡苏安一伙山贼时,更俨然一位侠女了。其实,在主要人物中,除了马文才与祝英齐像 是有武功的外,其余人若舞刀弄枪起来,都不免有些别扭。

  看中国历代文学的“武打”,基本可分两大类,“长靠”与“短打”,典型的,前者如早期 的演义小说,属集团征战,后者如现代更流行的武侠小说,是个人搏杀。该版梁祝的武打 ,显然是受当代的武侠小说及武侠影视剧的影响更大,但由于立足“正剧”的基调,却又不 能加以江湖般的私人恩怨仇杀,故只好借助于征战与“平乱”。但显然,该剧是无能把这两 者的杂交进行较好的处理。所以其中展示的“攻城略地”,无论是马文才围鄮县,还是苏安 攻祝家庄,看起来都气势不够,其攻防术不像是在打仗。因此该剧武打的最大作用,只是 作为调味剂,增加热闹。

  在此还想谈另一个问题,就是祝英台这个人物形象外在的矛盾性,简言之,就是对其 演绎的“强”与“弱”的关系没有处理很好。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比如梁山伯,正如苏安对 他的评价一样“虽然憨厚愚钝,却又异常聪明”,但我认为该剧对梁山伯性格的这对“矛盾 体”却演绎得很成功。同样还有马文才,表面的强悍与内心的脆弱,也很好地统一于这个 人物之中。祝英台的性格其实不如梁山伯或马文才那般复杂,但其外在表现却似有矛盾了 。梁山伯与马文才是性格决定行动,推动情节发展,而祝英台,在很多情况下,却是情节 决定着她的行动,决定她的性格。

  在很多情况看来,祝英台是很坚强、勇敢的,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不说开头她助良 玉逃婚,乔装外出求学,就是在书院她的“武术”功课也学得太好了:踢足球(鞠蹴)并比 那些男生差;在一次战阵演习中,她的武功竟似乎比王蓝田还好;还有一次围猎比赛,梁 山伯与荀巨伯也坦言在他们组内要数祝英台射击最好——难怪后来他们敢把祝英台拉去青楼 换救心莲了——又如在后半部,祝英台只身去马家拒亲,那魄力,也是很赞的。但剧中也反 复提示观众,祝英台又是娇小的、柔弱的。梁山伯补缸时祝英台端盘烧饼来还有意夸张地 摔一跤,“十八相送”时淋一场雨还果然呵欠着凉了,在后半部分她更是经常病怏怏的——梁 山伯最后吐血身亡是原来在书院时被烈马踢胸留下的痼疾——莫非祝英台必须“装弱”,才能 体现梁山伯对她的关怀?

  剧中有“强女人”,如祝夫人,虽然她最后也无力拒绝马太守的提亲;也有“弱女人”, 如谷心莲,虽然她后来也进行过疯狂的报复,但我认为她们的行为是符合性格与情境的。 但着墨最多的祝英台,却竟不免犯下“多说多错”的失误。当然,我也感觉到祝英台其实演 得非常好,是该剧最闪耀的亮点,她那种形象,那种气质,至少我认为是比较符合“祝英 台”的。但惟有这点我觉得是个遗憾,所以我觉得她的男装表演更为出色。这个问题的根 源不在于武戏的掺入,但由于武侠一般都是“男人保护女人”,所以武打增强了祝英台身上 的这个矛盾,却又掩蔽了这个矛盾。

五、光影细节

  我并不喜欢挑剔穿帮镜头,做文章时打错字是末节,但用错词语却更值得注意。该版 梁祝也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不是事后剪接的错,而是本来就考虑欠周详。

  既上文提及,我还是从“十八相送”说起,我想说,该电视剧并不适合演“十八相送”。 梁山伯携烧饼追上登舟欲行的祝英台,祝英台竟然包下船延迟一天启航,让梁山伯陪着在 附近逛了一天,就把戏台上的“十八相送”的相关情节插进来了。这手法是巧是拙?我觉得 是不好的,没听过这样的送行法。电视剧既然敢大胆地“增”,也应该敢于大胆地“减”,这 “十八相送”可以舍弃,没必要演。戏曲中比如越剧倾力演唱“十八相送”,是因为越剧没法 在“三载同窗”上做太多文章,所以才在“十八相送”的一个个比喻中表现梁山伯的憨厚与不 解风情。但电视剧既然在前文已经做足了戏,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这里又不好演,就没必 要徒增此“鸡肋”了。还有一点,“十八相送”本来就更适合于用戏曲的唱与舞来表现那种唯 美的意境,而且那送行是走陆路的。既然该剧选择了行水路,就不该再凭空支出条“送行 陆线”。而该剧大量涉及“水”,则是更符合剧情呼应与江南水乡环境的。另外相送途中的 遇雨事件,不但太巧了,更难得那对老夫妇竟毫不犹豫地把儿子儿媳的嫁妆给外人穿。看 得我直瞪眼,以为是神仙下凡有意成全他们,还以为会像《西游记》那般,到次日二人醒 来是睡在荒郊野外。

  梁祝的爱情很浪漫,但该剧有不少浪漫的风流韵事却也是不合情理的。比如晚上放风 筝,虽然静谧,但得记住晚上的能见度是很低的,除非他们的风筝飞得很低,否则是看不 清的。本来该剧的“风筝”很有韵味,梁山伯与祝英台做蝴蝶风筝,马文才却做了个老鹰风 筝,后来送了对鸳鸯风筝,却被银心丢在地上,还有梁山伯临终前放的风筝断线恰飞到祝 英台的妆台前——这个蒙太奇我认同而且喜欢——但“晚上放风筝”却过犹不及了。再如梁山伯 在上游放油纸船而祝英台在下游收船那段,开始银心故意放只船戏谑得很好,接着她们看 到了大量的纸船漂下来。梁山伯显然是不会只折一只船的,否则被祝英台收到的概率就太 低了,但流到祝英台那里还能保持那铺天盖地的壮观,却也又过犹不及了。还有他们从陶 渊明那儿学来的桃花林,该剧告诉我们,原来种桃花是那么种的,那么容易种活,又那么 容易成林。陶先生隐居地的桃花可决非一日之功啊,更不可思议的是开满桃花的桃树竟能 让马文才那么毫不费劲地拔起来。不但祝英台不懂桃花的习性,看来祝大哥也不懂农作物 。梁山伯治好水,祝家庄大丰收,于是祝大哥持一束什么枝苗来向祝夫人汇报。如果是报 喜,展示果实才更合理,地主家里是不应允许农作枝苗登堂入室的。

  戏曲尚不免插科打浑,电视剧就更少不了搞笑。该剧有很多轻松的搞笑是很不错的, 比较陈夫子与王卓然,是典型性格的碰撞擦出幽默的火花,正该如此。梁山伯的憨厚有时 也挺有趣,比如王兰送医书那晚,但在书院演了过多的女性与梁山伯的“桃色误会”(如谢 道韫、王兰、谷心莲),就要乏腻,流于低俗了。该剧有时利用蒙太奇的误会来制造笑料 ,值得一赞。比如“鄮县之围”,马文才在那边烧军士,接着晃过来梁山伯也在烧东西,姜 师爷还在痛哭号啕,让人误以为也是在烧人,后来才知是烧被子。但也不乏故意炮制的低 级笑料,比如“逛青楼”遇马太守与玉无瑕,梁山伯叫马太守“快逃”,接下的几句对白就好 比是相声的“抖包袱”,只可惜这“包袱”装得不对劲,想梁山伯谦谦君子,是不应对马太守 说“逃”的,或许应该说“避”之类的,编剧使用“逃”,则纯属为了制造笑果,却忘了人物的 个性语言。

  最后说一点“化蝶”。必须化蝶,但跳坟化蝶的异象是超自然力的,若说狂风大雨,闪 电恰避开墓顶,使“地陷裂”,那是有可能概率的,但墓还要合回去就几乎没有可能了。梁 祝传说与一些神话性传说如天仙配、白蛇传等不同,但这在戏曲舞台上没有问题,也无需 考虑。但影视是写实的表演,这个问题却应该考虑,不过如何权衡解决,倒实也不易。

结语

  我觉得凡事过程比结果重要,所以对这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电视剧乱批评一通后, 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何立场了。大陆认真地拍了这么部连续剧,自有其动容处,至少我认 为比去年“五一”播放的同由“新浪独家支持”的、类似题材的《白蛇传》要好一些。最近“ 梁祝”很热闹,戏曲很多剧种都在“创新”梁祝,如今于电视剧也风火起来。只是演艺界如 此喜欢傍经典,利用经典廉价的宣传效应,也正显示了它们创造力的缺乏。同样原因,我 对该电视剧使用何占豪先生的小提琴协奏曲作配乐背景,也深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