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之作《流浪地球》观影感

七阶子
20 min, 3928 words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影视

一、

《流浪地球》是 2019 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爆出的一匹影坛黑马。这个春节我在老家由 于要处理自己家的一些事情,开始没怎么关注。我最早了解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从那 个自称“主业读金庸”的六神磊磊的公众号上的一文中。他在那文中提到“武侠可能是要退 场了”,大约由于武侠时代的想象力在现代观众看来已经不够壮观了,毕竟时代在发展。 然后就提到当前热门电影《流浪地球》,说刘欣慈这个“老男人”再次让他感动。我关注六 神公众号快一年了,心想能让他如此动情推荐的电影,总该看一看的。

然后,我就去影院看了两遍《流浪地球》,网络用语叫二刷。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看电影 还有“二刷”的概念。前不久刚二刷的是一部国产动漫电影《白蛇缘起》。对于真正喜欢的 电影作品,是值得两次进影院观赏的,哪怕是当作支持国产电影崛起的心意也好。另外一 些有条件的铁杆粉丝,再多刷几次也是有的。

虽然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读过刘欣慈的科幻作品,也没有看过吴京上两部大火的电影,只是 略有耳闻,但这部《流浪地球》着实感动了我,是震撼!

网上关于《流浪地球》的好评,以及各种细节的挖掘与讨论,已经有很多很多了。曾一度 犹豫自己还有没有必要凑热闹写一篇影评呢?反正人微言轻,对它的影响十分有限,凡我 想到的解读,别人也都已经想到了。但是,正如贯穿该影片的“饱和式救援”精神,还有这 么多一起被感动,一起分享,那是好事呀。所以我还是决定将自己关于《流浪地球》的想 法,或者认同的其他同道作出的解读,略加梳理,整出一篇文章来吧。

二、

《流浪地球》的最大意义,可能还在于电影之外,完全可以冠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与重拾自 信的标志。请注意,中华民族文化很关键,那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与持续发展的凝聚力。

《流浪地球》可算是中国现代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横空出世之初,就似乎有与好莱坞大 片分庭抗礼之势,让国民多了一个选择。当然开山之作不能苛求完美,导演郭帆自己也很 尬地称《流浪地球》为“小破球”,并称首先服务好国内观众,暂没想那么多(有侵略性的 )“文化输出”。这基调就非常切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谦逊与内敛。

为什么说小破球是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科幻电影呢。光看那背景设定,长达两千五百 年的“流浪地球”计划,也就只有延续了五千年文明的我大中华才能衬托起的瑰丽想象(脑 洞大开)。我们小时候都听过(被灌输)诸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神话寓言故事。我已 经想不起当初学习这些故事的感受了,但如今看到《流浪地球》,我陡然明白了,原来我 们一直都有这种坚韧不拔大无畏的文化基因。

正如许多网民揶揄的那样,当末日来临时,像美国好莱坞灾难大片只能演“飞船逃跑”套路 ,少数精英乘坐宇宙飞船(诺亚方舟)跑了。但中国,向来的安土重迁思想,沉重的故乡 情结,怎么也要想方设法带着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起逃难。讲个笑话,背井离乡, 现在我们要背起地球去流浪,奔出太阳系。

小破球影片的主体故事,解除木星引力危机,据“原著党”说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影片主 要借用了“流浪地球”这个宏伟的背景,将其中路过木星的小插曲敷衍为一部完整电影,一 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救援的末尾,刘培强开着空间站撞上木星,是不是有点像夸父追日的 悲壮感的牺牲精神。不过请注意,吴京只是来客串的。个人英雄主义根本不是小破球的主 旨(那是好莱坞大片的常见套路),小破球要宣扬的集体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大灾 变来临时,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不分种族国籍,共同协作,共渡难关。如果要提个概念 ,大约也可称为“战时共产主义”吧。这才是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神,兼容并包,大公无 私。世界的未来,也许真的只有在中国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才更有光明与前途。

主角儿子只是电影的视角,他所加入的救援队只是千千万救援队的一个典型代表。救援过 程的数次波折很真实地反套路。他们也会失败,很无奈地错失杭州。转而驰援赤道,快到 目的地时已经有其他队伍先一步重启了(赤道)苏威拉西三号发动机。这就是所谓的饱和 式救援,有没有主角并不影响结果。甚至点燃木星的拍脑门方案,也是早有其他科学家提 过议案的。最后改良的“春节十二响”礼炮,也不是只有主角队发出的,也有其他两座发动 机同时发射。甚至是主角团这个发动机比较艰难,功率是最低的,反而拖后腿,然后要坑 爹去撞木星。即使是空间站上的刘培强,没有他进入主控室也会有其他醒来的宇航员破入 主控室的。所有努力参与救援的英雄都值得致敬,但胜利是属于大家的。

三、

一部电影的成功,很直观地可以带来许多热门话题。譬如,有些专业观众还会从科学的角 度去质疑、计算、争辩“流浪地球”与“点燃木星”的可行性。装在地球上的行星发动机 可以推动地球自身?为什么要停止地球自转?地球地壳够结实能承受这些吗?木星捕获的 那点氧气,能点燃氢气吗?氢氧燃烧的化学能在天体尺度上太渺小了,反向冲击波如何能 推动地球?……

问题的关键,科幻电影不是科普记录片。所谓的科学“BUG”,认为是电影的世界观设定就 好了。科幻电影最主要是能做到逻辑自洽就了不起了。所有科学设定应该亲民,而非故作 高深,要让最广大的受过中学义务教育的人民看懂就好,能有科学原理的形似与联想。毕 竟电影是感性的艺术。

就小破球这部科幻电影而言,逻辑自洽最微妙的应该是木星引力为什么会突然增加?这个 可能被大多数观众忽略的灾变前提交待不够清晰。影片中我们看到 moss 是非常强大的人 工智能,在突发状况下也能很快计算出点燃木星的成功率为零(应该是排除了牺牲空间站 自己的可能)。而在太阳系中,太阳、地球、木星以及其他天体的数据更为长久与稳定, 在制定流浪地球计划时肯定是计算好了轨道呀。利用引力弹弓,也即利用木星引力逃离太 阳系,这必然是经过模拟验证的,成功率到达多少才能通过计划。

所以掠过木星时引力会增大,这应是在计算之中的。但引力增加太多,差点坠入木星(或 者说突破希洛极限,被木星撕碎解体),这就属于严重计算失误了,不应该。也许大多数 观众并不在意这个“BUG”,毕竟在现实社会中也充满意外。我只是想指出,在主故事开头时 的气氛不太对。

即使我们现在乘坐公交车,在转弯时都会播报“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而流浪地球经过木 星这么关键的时刻,是应该提前预警的,气氛应该会比较凝重。就如去年山竹台风登陆时 ,那就有预报的,闲杂人员不应该能随便外出的。而空间站的刘培强,安排在这时刻离岗 交接也不好吧。不是应该加班加点,加强观测,挺过这关键节点再调休才更符合咱们国情 吗?但是影片中完全没有任何征兆,给人感觉就是在 moss 的计算与守护下,能轻易地平 稳掠过木星。结果呢,可把大家吓坏了,就好比公交车都撞破了桥上的护栏,眼看就要坠 入江中了,才紧急动员大家救援。这就很被动了。

只不过故事这么演,就没有了戏剧冲突。去年那些躲在家里避台风的人,是体会不到山竹 的威力的。更重要的是,父子之间的感情线不好展开了。在影片中,刘启是个叛逆少年, 一方面想着父亲,一方面恨着父亲,找的恨的理由是父亲放弃了母亲。一旦听说父亲要回 来了,反而想离家出走,这是小孩子的逃避心理。如果刘培强要在空间加班延期回家,刘 启就不会(也不能)离家出走,然后就不会有主角(视角)的什么故事了。

四、

其实,小破球的细节打磨得相当好,不经意间就有许多信息大的呼应细节。这也是促使一 些粉丝二刷乃至多刷的动力。还有些细节可能是难以在影院捕捉的,须得下载版逐帧暂停 播放才能发现惊喜。

比如影片开始的各国新闻联播,如果懂各国语言,就能听出或从滚动条中读出许多信息。 在那里会解释蚯蚓干是怎么回事,那是那个年代的轻奢食品啊,补充蛋白质的良方啊;也 解释了运载车辆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姥爷那么大把年经了还能开车,真老司机。

只要懂英文,也能从 moss 的显示屏中读到许多信息。比如启动低耗模式让所有宇航员休 眠时,有条屏幕信息显示“关闭生命维持系统”。有些网友就此想象 moss 阴谋论,会不会 一开始木星引力剧增就是 moss 故意给出错误计算结果呢?它的目的就是找到意外的理由 卖掉地球,自己启动火种计划逃跑,毕竟背着地球逃跑太累太慢了。但是,当刘培强一套 “酒火杀”,夺到空间手动控制权,开启空间站撞向木星前,脱离了休眠仓,moss 在最后 关头又重新开启了生命维持系统(屏幕信息)。这似乎又说明 moss 终究还是没忘记守护 人类的本职精神,人工智能只是非道德的过于理性而已。休眠仓最后是回到了地球,其他 幸存的休眠宇航员应该是获救了。因为刘培强放在休眠仓的一个挂饰最后出现在刘启身上, 这还暗示了父子关系的谐和与继承。

品味这些细节,很有味道。但不是必需的,否则看电影就太累了。剧情需要的关键信息, 都会打出字幕。比如姥爷临终前两次看防护服上的氧气含量;刘培强瞄一眼看到空间站还 有 30 万吨燃料。这也说明电影制作的贴心,藏了许多细节,让有心的观众去挖掘,但大节 上不含糊,让观众便捷观影。

顺便说一下,在女主角韩朵朵身上,也精心设置了许多细节。比如那枚关键的与刘培强的 通讯码怎么巧合找到的呢?那是之前姥爷还在开车时叫她收起来的,因为刘启傲娇不想收 老爸的东西,只好韩朵朵放在校服里了。后来在发动机控制室,周倩受重伤,朵朵拿校服 出来给周倩姐姐包扎,通讯码掉出来,然后就朵朵拾起来了……她在进行全球广播的发言, 初听可能觉得有点尬,觉得她在那个危急时刻讲话不着重点。其实她的发言是符合她的中 学生身份与当时情境的。最后救援方案已经由刘培强通过网络共享出去了,韩朵朵是讲不 清楚救援方案的,她要做的是激起人类的感性,燃起大家的希望。朵朵这孩子本身,在影 片就是希望的象征。她中间的一句发言,直接“盗用”了前天班长的发言背诵,前后呼应, 也确实是像一位普通中学生的发言方式。

五、

小破球本身的制作生产过程也是充满故事的。差点腹死胎中,原投资人中途撤资。而本来 是客串演员的吴京先生,反而带资进组,终于成就了《流浪地球》。吴京这些年,似乎命 运眷顾,很自然地顺应了中国电影改革的主旋律,功不可没。

但是有的人地方就有江湖,现实生活中远还没有达到需要或能够团结世界人民的境界或境 地。吴京与《流浪地球》再次影响了原电影资本圈的既得利益者,以及某些别有用心看衰 民族文化的团体组织。豆瓣上恶意的有组织的大量一星恶评,何等的莫名其妙。有句话说 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买票看电影的外行评级投票没有参考意义。如果真有 这么多人买票看完投一星,那也不错,票房直接涨一个数量级。

人民日报“钟声”署名的评论,点名《流浪地球》给予正面评价。原本一部商业电影,能让 民众自发的舆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是多么的求之不得。这也无疑给某些反对势 力敲响了警钟。

然后,某些人又转而黑吴京及其他主演主创人员的私生活了。据说挖出来吴京 13 年前在 北京的酒驾记录。咦,这怎么又像是在义务给北京交委宣传啊?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附录: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