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战力标准评议白蛇传改编的挑战:《白蛇浮生》之弱

七阶子
15 min, 2839 words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动漫

试从战力标准评议白蛇传改编的挑战:《白蛇浮生》之弱

在之前看完《白蛇:浮生》动漫电影之后,我写了一篇基本负面向的影评,其中讨论了其 诸多误区,比如水漫金山高潮的缺失,法海形象的单薄,以及一些不合故事逻辑的炫技细 节。却还没谈及对核心主角白娘子与许仙的改编问题,现觉得有必要补一篇来讨论。

(一)

依然是主要讨论故事情节。影视画面的体验可能是瞬时的,人物的触动一般会更持久。而 且当技术达到一定阈值门槛后,它对人物与故事的渲染的边际效应就很快衰减。

白蛇传故事被不同时代不同体裁反复翻拍改编,那么该如何评价某个改编是好是坏呢?不 同的人固然有不同的标准,我这里提出一种半定量的方法,就是主角白蛇的法力或战力值 ,相对法海的战力值。因为一般而言,法海的战力在白蛇传故事中几乎是天花板存在,适 合当作各自的参照系。白蛇的战力可以接近但不会超过法海太多,否则就失去故事冲突, 不好看了。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白娘子的战力越接近法海,其形象就越美好,故事 也越好看。

我们先从被广为接受的最经典的两部影视剧来校验一下这个标准是否靠谱,是否符合直觉 。电视剧首推《新白娘子传奇》,电影首推徐克版《青蛇》,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作 品了,久经考验,难有出其右者。

在《新白》中,白素贞相对法海如何呢?从水漫金山一出可知,不动用金钵的法海是打不 过白素贞的。此外还有个加分项往事,六百年前少女版白素贞偷吃法海的金丹,就像在戏 耍法海一样。再者说,在整部剧,白素贞的施法场景可比法海多太多了,与各种对手打, 大都貌似轻松写意。所以给观众的综合感觉就是白娘子很强,至少在 90%-95% 左右。

而在《青蛇》电影中,白素贞相对法海的战力也大概也在该区间,或者还略高。在该电影 的水漫金山中,法海似乎没有用金钵,而用了另一件法宝,青龙禅杖,表现为从赵文卓裸 背纹身上飞出的青龙。如果不跨作品论武的话,赵文卓的青龙禅杖可能比金钵更厉害。在 影片开头,他拿金钵收过蜘蛛精,端在手中轻松拿捏。但对战青白二蛇,他要脱衣服放青 龙,仪式感更凝重。但是这条青龙被白蛇浇灭了,如果不是动了胎气,白蛇与法海可能还 要打很久。再看其他表现,王祖贤版白蛇在端午是完全不怕雄黄的。此外前期还有一个可 能被很多观众忽略的场景,不约而同去治水,法海遥望她们,是一种赞许的神情。

所以直觉归纳一下,高战力值的白娘子更受观众喜爱。原因也很好理解,在任何社会环境 下,都是实力为王,法力高强是白蛇来到滚滚红尘的底气。白娘子身上的其他品质,比如 美艳如花,贤良淑德,心地善良,乃至修炼的悟性灵性,都是偏主观评价,战力才是客观 存在,与法海或其他高手打一场,就能称出分量。说到底,战力值是白蛇修行事业的体现 ,是综合实力与气质的外化,因而对人物塑造相当重要。

(二)

以此为基,我们再复盘一下其他一些白蛇传改编作品中白娘子相对法海的战力如何。

戏曲版就不说了,因为大抵出自田汉的京剧本子。那是充满革命话语权的时代,法海作为 封建势力的代表,白娘子被塑造为反革命旗手。革命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软弱。其实把白 娘子塑造为高战力的女英雄形象,大概也正始于田汉本。顺便说一下,这里的许仙被贴上 软弱动摇的中间派标签,这是即使在后世有许多影视化改编也无法消除对许仙形象误解的 原因。

电影《青蛇》之外,有部(借鉴扩充)电视剧版,新加坡范文芳版《青蛇与白蛇》(也有 叫《青蛇外传》的)。这条白蛇很强,水漫金山都能打赢法海的强。这版还有个不利设定 ,说是白蛇在嫁给凡人后,法力会逐渐下降。但是她在生下孩子只回山修炼了七个月,就 回满状态,再去斗法海,救许仙。从某种意义讲,该剧的男女主是法海与青蛇,但无法掩 盖白蛇(以及许仙)的高光。由于前期有法海出家前的成长线,曾多次受白蛇救助,如果 用不讲武德的统计平均法算的话,白蛇的相对战力值远超 100 ,即使在法海巅峰状态下 ,白蛇的战力也在 90 以上。

同时期(本世纪前十年间)大陆也首次翻拍了《白蛇传》电视剧,刘涛版。这版白蛇的战 力曲线有点怪。开局很强,可以吊打法海,或许可估到 150,但随着剧情推进,法海不断 升级装备,后面就被法海吊打,战力可能就只有 50 了,平均起来就算也有 90 吧。不过 到最后“自愿”进塔前,还把仅剩的功力传给小青了。所以关在塔里的白蛇可能都无法再 修炼了,战力都要接近 0 了。即使在前期,由于剧情编排要给许仙表现机会,多次处于 虚弱垂死状态等着许仙去救,所以明明有 150 的战力,却表现得好像只有 80 。因为这 个原因,我对该版评分一直不高。

之后也还有一些翻拍版本,但大多乏善可陈,直到追光的《白蛇:缘起》 3d 动漫。

其实此前还有一部由镇江出品的 52 集 2d 动画片《水漫金山》,虽然偏儿童向的,但我 的评价也很高。其中的白蛇也很强,只是与法海基本没有敌对关系,反而更像是道友关系 。于是另外塑造了一个纯反派蛙面水蛇,若以该 Boss 为参照的话,白蛇与法海也是同一 层级的高手。前期白蛇怕法海,也怕白蛇。最后结局(虽遗憾匆促,也算是有结局)也是 白蛇与法海合力封印蛙面的。

以上,我认为,白蛇强是白蛇传改编好的必要条件。

(三)

然后再来凝视《白蛇:浮生》的改编,强不强?很遗憾,相当弱,或可称本朝史上(自田 汉本以降)最弱白蛇,所以她叫小白嘛。

两次对战法海,几乎没几招就被秒,顷刻间现出原型。竟让我联想起古早《白娘子永镇雷 峰》那白蛇的可怜模样。这样战力值,最多可友情打个 60 分及格线。

这不是孤例。动漫中可能与法海同层次的神秘人物宝青坊主小狐狸,也给小白相当大的威 压。请小狐狸隆重登场上演《西厢记》警示小白那段,每句话都让小白心惊胆战,六神无 主。这就是实力不足的表现,否则,腹有诗书气自华,那该另一种表现。

盗仙草,还真是体现一个“盗”的字面意思,遇到二位仙童全程逃跑,小狐狸送的双剑几 乎没派上用场。或许有人说小白是要抓紧时间赶回去救许仙。如此对比下《青蛇》电影就 能体会它处理得如何,也没多少篇幅与仙鹤的纠缠,白蛇仅刺出一剑逼退仙鹤,表现她似 乎并不怕仙鹤,但由于救许仙要紧,她撤了,留下小青与渤海的纠缠。

小白命大,基本是靠别人相救。小狐狸帮她吹走了仙童。在法海的笼罩下,靠的是许仙相 救。就这犯于与刘涛版《白蛇传》同样的错误,为了表现许仙高光,牺牲白蛇的形象,捧 一踩一,是编剧无能、笔力不足的体现。很遗憾,国产首部拍白蛇正传的电视剧与动漫电 影,都陷入同样的误区。

或许有人说,小白弱,是由于她埋了珠钗,这理由勉强说得过去,但从创作思路上,很可 能就是倒果为因了。更何况,大决战前,她重新取出珠钗,也没见她发威啊,还是那么弱 ,使观众被压抑的情绪始终无法爆发出来。取出珠钗更大作用是对接第二部开头,在那里 用上了珠钗。其实埋珠钗这点子极好,可惜它没拍好。

然而,在第一部《白蛇:缘起》,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小白的弱。因为那是 500 年前的 小白啊,白娘子不允许弱,但小白允许弱。事实上,在《缘起》的小白也未示弱。

由于在第一部没有法海,我们换个战力参照系,最终 Boss 国师就很恰当。小白相对国师 的战力有多少?最多 70,不到 80 。但是,小白敢于挑战国师,再战蛇母。所以,不仅 许宣勇敢,小白也很勇敢,70 分的实力表现出 90 分的勇气。这样双向奔赴的爱情才让 人感动。

可惜了,追光的小白只适合白蛇前传,而撑不起正传的大女主形象。

(四)

当然坦诚说,要在维持女主出场即巅峰战力的人设下讲故事,的确有点难。所以后来白蛇 传的常见改编思路是换主(视)角,以青蛇为主,或以许仙为主。

其中,以青蛇为主角更容易出彩,因为青蛇以白蛇为榜样,不会影响白蛇的高人设。追光 的第二部《青蛇:劫起》,口碑两极分化,青蛇能打败法海确实爽。如果不是画风突变, 它的评价应该会更高。前面提到的《水漫金山》动画片,其实也是以青蛇为主视角,更不 用说电影《青蛇》及电视剧《青蛇与白蛇》,从标题就知其立意。

然而许仙为主角,就可能牵涉到现代男女对立的复杂思潮了。即使像《白蛇:浮生》这样 主观上无意让许仙成为主角,也实际上容易被平庸的编剧掩盖白蛇的光彩。不过这话题可 能就不宜过多展开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