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之滨,情之所牵

曾经,把白蛇传当作学问来求索

又见《白蛇后传》(刘诗诗版)

七阶子
9 min, 1665 words

  去年,有部准电视剧名叫《又见白娘子》者正被火热地空炒干炒着,而另有一部《白 蛇后传》却默默开拍了,只是关注者较少,相较之下似乎门可罗雀。不过《白蛇后传》毕 竟于今年年初如期开播,然而依旧没有太大的反响。这也难怪,因为它也是挂羊头买狗肉 的,涉名“白蛇”,却几乎与白蛇传没什么关系;它讲的不外是一个女妖精与一个被贬的 男神仙的故事,只是妖精借用了青蛇之名,被贬神仙借用了哪吒之名而已。剧情上,有网 友说是仙剑的路子;我只熟悉仙剑原版游戏,至于其改编电视剧不怎么感兴趣,故无从评 判。还有时空穿越的组织方式,个从并不感冒。虽然笔者自大学起就开始被西方科技熏陶 与灌输,但对于时空穿越仍表示不易理解(也许就像以前某些老学究对武侠小说的轻功不 可理解一样吧)。爱氏的相对论(尤其是时空可穿梭的推论)至今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似无 显著指导作用,但在精神文明的生产中却早已泛滥得一发不可收拾。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影视

颠覆之作:《青蛇》评介

七阶子
24 min, 4721 words

一、电影与小说

  提起《青蛇》,很多评论、研究都提及一个中心词,“颠覆”。笔者认为,真正颠覆传 统白蛇传的只是李碧华的《青蛇》小说,而徐克的《青蛇》电影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又向 传统白蛇传妥协靠拢与“拨乱反正”。《青蛇》的电影与小说不同,仅管前者是根据后者 改编而来,两者的剧情也几乎相似,但两者的思想却几乎相反。李碧华的笔锋有女人般的 阴险狠毒,把一个美好传说批剥得体无完肤,这固然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社会的反思与表态 。李碧华对男人似尤有成见,她夸大了许仙的鄙陋,侵辱法海的庄严;甚至也不放过对白 蛇(不甘寂寞、多情、识人不明)的讥讽,当然了,作为代言人的小青自己也不是什么“ 良家妇女”。

  徐克是个男人。他在电影中悄然地换成了法海的视角,并把法海塑造成“神”一样的崇 高形象;白蛇与青蛇依然很妖娆,却也依然很善良。而且电影也无意对许仙进行批判或讽 刺,他也只是个普通的真实男性,有弱点,却也不失男人的担当——他可以扔掉法海的佛珠, 劝姐妹俩远避;面对法海的威胁利诱,他坚决不出家,然而为了求法海对姐妹俩手下留情, 还是低头出家了,这岂不是也为了自己所爱的女人的安危着想?许仙是个最微弱的角色, 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由此可见,小说把白蛇传的四个主要形象都写成了“坏人”,而电影 却把他们都演成了“好人”;小说是批判现实的,而电影仍然寄托了某种理想。

  笔者不想对白蛇传太过绝望,所以相对于《青蛇》的小说,我更钟情于电影。民间传 说的规律,向来都要受到文人的干预;《青蛇》小说就是文人思想的产物,而电影多少还 照顾了民间的情绪。

Read More

白蛇影视传播史话

七阶子
38 min, 7468 words

一、未萌发

  在电影这门载体发明之前,先简要地回顾一下白蛇传传说的起源及其在这之前的流变 情况。

  早期的学者普遍认为白蛇传就是起源于杭州西湖,但现在的“中原说”逐渐被学界所认 可。即白蛇传最初的发源于中原(具体在河南,具体仍有地域之争),几经转折,才与西 湖“联姻”,并最终在西湖边定居下来。此外,笔者还坚信,在白蛇传向南的扩散过程中, 苏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驿站”,到了苏州,白蛇传故事才开始有较大的丰富与发展。时间 上,据考证可前推至大约北宋年间,但文字记载的出现却迟至明代;冯梦龙将当时流传的 白蛇传“说话”整理改编,以《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之名收入他的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 中。冯氏的这篇文字,已被公认为现存的最早的白蛇传成型文字——同时代的陈六龙也编有 一种《雷峰塔》传奇剧本,比冯梦龙还略早些时候,可惜该剧本已失传。

  同时,由于古典戏曲的兴起,白蛇传这个倍受欢迎的传说题材被搬上了舞台,并由此 得到加速度的发展。至清代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白娘子的形象已趋于完美;此外, 长篇弹词《义妖传》又更细致地丰富了白蛇传的故事情节。田汉在解放前就曾将白蛇传改 编为京剧,初名《金钵记》;建国后,前后历经十余载的修改,更名为《白蛇传》——田汉 的京剧《白蛇传》是对传统白蛇传传说所作的一次富有意义的精简与总结,不过此时,现 代电影技术已然兴起并传入中国。

Read More

小青的最佳归宿怪论——妾归许氏

七阶子
22 min, 4245 words

(一)

  白蛇传流传至今,有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是小青的作用越发地显著了。青蛇原来只 是白蛇的丫环,陪衬的小配角儿;现在却俨然有“喧宾夺主”的势头,有很多改编作品都好 用青蛇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白蛇传”这个经典的传说。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笔者以前也讨论过,青蛇其实反映了白蛇作为蛇性的另一面 [1]。白素贞现在已被塑造成一个极其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毕竟又不能无视她作为蛇妖( 蛇仙?)的本源;于是在白素贞越来越人性化的同时,就将其蛇性逐渐移植到了小青身上 。正因为白素贞太完美了,一些试图改编重述白蛇传的文艺作品就会感觉若还以白蛇为主 角就会有多方掣肘,而换以青蛇的视角就容易打开局面;即使不能让小青成为“女一号”, 也要当个华丽的“女二号”吧。更何况现代的年轻人崇尚自由、叛逆的个性,而小青那种活 泼可爱、敢作敢为又有丝丝邪气的“妖女”形象正能满足这样的观赏心理。

  当白蛇成为绝对主角时,人们多半只关心她与许仙爱情的结局;而当青蛇也成为“白 蛇传”的另一焦点时,人们也必然要关心小青的归宿问题。当小青陪白素贞与许仙走完那 段众人皆知的爱情历程时,她自己又将何去何从?从目前的相关改编作品来看,不同的作 品自有其不同的理解与理想。然而笔者几经比较、思索却认为,小青的最佳归宿却是陪嫁 于许仙为妾——尽管我自己初“发现”这个结论时也感到震惊,但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我还 是要为之申辩。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白蛇传

青虹·白乙——央视《白蛇传》的一个贡献

七阶子
6 min, 1121 words

  笔者曾经给央白挑了不少刺,本文却想挑个有意义的闪光点。

  吕洪年曾提出过白蛇传故事“世俗化”的倾向。如何理解“世俗化”?笔者观时下之文学 ,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言情,一是玄幻。白蛇传故事能很轻易地摇身变成言情或玄幻, 当然言情不完全等同于爱情,玄幻也不等同于神话,不过且不管这种倾向的价值或意义, 总之它是一个客观现象。所以很恭喜,央白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呢。言情就不再多说了 ,但凡认真看过央白一剧的少男少女,多半会被他感动得不知所以。央白那推崇倍至的“ 扫塔”结局,很煽情,也正合乎某些《白蛇传》戏曲改编的题中之意,在那里,它们极大 地侧重于宣扬爱情主题。

Read More

青白之相知·相惜——谈白蛇与法海的互动关系

七阶子
25 min, 4920 words

  记得以前看到一网友对《青蛇》的一段妙语,大意是说《青蛇》所演,有一小女人与 一大女人,再加一小男人与一大男人[1]。小女人模仿大女人,大女人偏看上了小男人, 于是小女人勾引小男人,也勾引大男人,而大男人妒忌小男人,终于惹得大女人与大男人 大打出手……其中的爱欲关系错综复杂,真个乱花迷眼,却唯那大女人与大男人除了不可 避免的一战外,似乎没更多的对手戏,讳莫如深,却不知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微妙的关系。 《青蛇与白蛇》,似脱胎于《青蛇》,更像后者的延伸、扩充与发挥。不过在《青白》中 ,小女人不再幼齿,小男人也不再卑微;不但对大女人与小男人、小女人与大男人之间的 感情作了充分的发挥,也对大女人与大男人之间的关系作了有意义的挖掘。

  这儿所谓大女人,当然是指白蛇白素贞。尽管乍看起来,这芳家白娘子与赵氏白娘子 相较起来,更像小家碧玉的类型,然而从她的修行——包括“道”的修行,与“德”的修 行——来看,那都无愧于一位“大”女人的形象。另外那位大男人,当然是指法海了;在 青白中,他还有个俗家姓名曰石君宝或苗君宝。《青蛇》开了个风气,喜欢把法海当作一 个“男人”,而非一个“老人”了——不过话说回来,笔者仍倾向于认为法海还是作为“ 老人”好,因为一出戏不但要有青衣、小生与花旦,也需要有老生,那才显得均衡且稳健 。

Read More

青白赏析之水漫金山

七阶子
9 min, 1718 words

  看过这么多的白蛇传,蓦然回首,发现最为壮观竟要算《青蛇与白蛇》了。也许场面 的壮观,当推徐克的电影《青蛇》;看赵文卓以拂尘系缚金山,断喝一声“飞升”,徐克 果是鬼才。然而从剧本观之,笔者以为却是青白最壮观。话说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开 创颠覆白蛇传的先河,那是完全的颠覆;而徐克将其拍成电影,作了很多理想化的美化工 作,足堪青出于蓝胜于蓝。电视《青白》则是受电影《青蛇》的启发,发散出去,而敷衍成 几十集的长篇大作。青白是编故事的,也是演人物的,对各个人物的性格及其性格变化, 都刻画的淋漓尽致。但青白的故事情节是极尽出格的,放眼望去,似乎也只有这出“水漫 金山”是难得有稽可查的事件了。

  青白保留了水漫金山的故事,很值得称赞。它的一个最大特色是白素贞水漫金山真正 成功了,把自己的丈夫救出来了,不管这代价是多大,毕竟她是争赢了这一口气。青白为 何要这样演?因为青白虽然名为“青蛇与白蛇”,但它对白蛇是推崇备至;其他许多改编 要么把白蛇当作妖来演,要么把白蛇当作人来演,只有青白是想把她当作仙来演。青白的 编剧毫不吝啬地赋予了白蛇白素贞以太多顶级优良的素质,论相貌,她自是拾得一副美人 胚子;而论心肠良善,那是菩萨级的;论法术之高强,更是神仙级的。在青白的开头,很 夸张地叙说白蛇她“甘冒神形俱灭的危险”,大闹南极仙宫,还把“主管山精野怪飞升事 务”的南极仙翁抓来理论。就凭这份能耐,那该是多大的神通啊。因此,这白素贞又岂能 向法海低头,又何惧于金山寺,她说要救许仙,就是破釜沉舟,志在必得,也要把许仙救 出来的。

Read More

随笔:水漫金山是洪水神话的记忆痕迹

七阶子
6 min, 1158 words

  上周末,我们实验室去绍兴搞“学风建设”(兴许是前段时间“学术造假”风波使得我们 的导师组要重新重视学术道德规范吧),其实也就是旅游吧,其中就参观并瞻仰了大禹陵 。我像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尽管是第二本行,由大禹治水就不知怎么联想到了白蛇传的水 漫金山。

 “洪水神话”是世界各民族的远古神话中皆存在的共性,如此的高度一致以至有学者认为 它就是远古历史曲折但真实的反映,而决非凭空想像的产物。“水漫金山”是白蛇传传说中 最为瑰丽的场面,我也不相信它能凭空产物。不久前我也曾经撰文讨论过水漫金山应是由 古代镇江金山的地理气候而产生的联想[1],现在我更怀疑它也是远古洪水神话的残留记 忆。其实白蛇传传说的起源算是晚的,比起四大民间传说的其他三个都要晚得多,所以我 说它只是记忆的残留,而且白蛇传的故事题材也允许它能承载这样的残留或再现。

Read More

归类: 天马行空

标签: 白蛇传

也为柯瑞《又见白娘子》提若干建议

七阶子
13 min, 2530 words

剧本:宜脱胎于新白而不局限于新白

  根据网上宣称,《又见白娘子》(不妨简称“又白”)是几乎完全翻拍《新白娘子传奇 》(即“新白”),并弥补其不足与局限。我觉得新白最大的遗憾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剧本 问题。譬如一首诗一部小说即使是写在竹简布帛上,与打在电脑屏幕上相比,并不伤碍其 实质的内容。更何况当年新白的拍摄技术绝非落后,其法术特技至今看着也很是舒服。关 键是新白的剧情混乱,前后矛盾,爱新白越深,看新白越入迷,越能发现这个问题。

Read More

青白之玩火·炼朽——漫谈白蛇与许仙的爱情

七阶子
45 min, 8866 words

概述

  《青蛇与白蛇》,其实我不觉得它主要是讲爱情,像青蛇与法海之间的“爱情”固然 算不上优美,而白蛇与许仙之间的爱情也煞是奇怪。说到底,青白演白蛇白素贞,重不在 爱情,而在修炼。

  大多《白蛇传》作品,在处理白素贞的“爱情-修炼”矛盾体时,都像《新白娘子传 奇》一样,“挂羊头卖狗肉”,号称“一心向道”,但一到红尘就放开怀抱去谈情说爱。 而且最后白素贞也终于白日飞升,大约是上天的垂怜与同情,认可并表彰她与许仙的那段 感情。央视《白蛇传》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还更“彻底”,白素贞后来干脆放弃了当神仙, 也就是完全否定了她原来所追求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笔者认为并不可取。反观只有《青蛇 与白蛇》的白素贞,才是道心最坚定者,她打从一开始并且一直都很清醒,她自己在做什 么。“我是来令你得到幸福的”,很纯粹的,不带任何男女情事,借用许仙揶揄的话说, 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