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之滨,情之所牵

曾经,把白蛇传当作学问来求索

白蛇传演绎:戏曲对影视的影响

七阶子
11 min, 2010 words

  《白蛇传》作为一个戏曲剧目已经上演了几百年,而白蛇传的广泛流传也很大程度上 得益于与戏曲表演的结合。因此,现代影视剧改编白蛇传故事时,也必然会受到原来戏曲 表演的影响,暂先不管这种影响是正面的或负面的,总之它是客观存在的。

  先看下反响最大的白蛇传电视剧改编《新白娘子传奇》,它所受到的戏曲的影响是显 而易见的。新白借鉴了戏曲最主要的歌唱的表现形式,情到浓时,便不由得手之舞之,足 之蹈之,而歌而咏之。电影《青蛇》的造型也借鉴了京剧旦角的化妆,把贴片变形卷曲, 又还有蛇形的象征;当然,京剧白娘子的化妆还有繁重的头饰,并不适合影视的简约。《 青蛇》还有一个段落采用了京剧的锣鼓配乐,就是白蛇发现青蛇勾引许仙,与青蛇斗剑那 段。国语版的《青蛇》还有许多对白故意发嗲地学戏曲的念白,不过这属于非严肃地使用 戏曲元素了。新加坡的电视剧《青蛇与白蛇》,其配乐与造型也大多沿用电影《青蛇》。 新加坡还有个更被淡忘的《白蛇后传》,它的开头很“投机”,竟是先在舞台上演《白蛇传 》,然后镜头一转,就是电视剧的《白蛇后传》了[1]。

  不过这都只是浮于表面的,只是非关键的形式而已,但它们基本都应运得很好很融洽 。本文主要是想讲央视电视剧《白蛇传》受戏曲的影响,仅管它表面上看来毫无联系,其 实却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因为在大陆,京剧及其他诸多地方戏曲都是国有剧团,是由国家 扶植的,几乎也反映着文化的意识形态与导向,而央白既然也是央视制作的,显然就将受 到统一的意识的影响。

Read More

闲谈白蛇传之爱情与宗教主题

七阶子
6 min, 1022 words

  上周末,有网友 wenwen 来杭游,“踏寻当年新白取景地”,因而觑得机会与她聊了聊 白蛇传的话题。记得她提到一点问我,“白蛇传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爱情?还是宗教?还 是反封建?”。我当时倒是一愣,因为我经常遇到朋友问我既然“研究”白蛇传那么深入, 可有什么心得,要我简要地概括几句。我多半会语塞,一则我并不健谈,二则白蛇传实在 也不易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好在这次 wenwen 提的是选择题,而非问答题,似乎更易于回 答吧。不过当时我也只能笑曰“肯定不是反封建的”——“证伪”也总是比“证实”来得轻易些, 以致有某名人说“科学也是证伪的”。

  不过话说回来,白蛇传“反封建”的主题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上世纪中后叶,中国大 陆在“反封建”的大旗下,也曾对白蛇传进行了相当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为白蛇传的研究建 立了一个可观的基础,也以此为指导思想改编了不少足以让读者观众感动与动容的白蛇传 文艺作品。而且,在反封建的中心原则下,还有一个更为婉转的词汇,叫“人民性”,而这 个词似乎到现在也仍不过时。

Read More

归类: 天马行空

标签: 白蛇传

青白之探宝·顽木——谈谈青蛇勾引法海

七阶子
20 min, 3913 words

  青白既题名《青蛇与白蛇》,似乎青蛇才是第一女主角,他与法海的情仇爱恨贯穿全 剧始终。《青蛇与白蛇》活像电影《青蛇》的“扩充版”,几乎完全“盗用”了《青蛇》 的配乐;《青蛇》中小青与法海的勾引只是惊鸿一瞥、蜻蜓点水,但在青白中却得到了极 大丰富的渲染,一蛇一佛的纠缠给人以诸多的启示。本文便来回顾一下青蛇张青如何费尽 心思勾引佛门弟子石君宝的故事(广告插语:专职表演人士示范,小女娃娃切莫模仿学习 )。

  人说张曼玉的青蛇极尽妖娆,笔者却认为青白的张玉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央白 的陈紫涵也是虔诚地向张曼玉姐姐学习的,可惜学不到家,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少穿一 点衣服,虽致性感,却未及妖媚。因而,央白青蛇的妖媚之术只有下流,青白青蛇的妖媚 之术才堪称上流与一流。当然了,青白的青蛇是个坏人,绝对的反面教材,最终只有以悲 剧收场;我说她演得好,却非值得学习的榜样。

Read More

青白之水落·石出——谈谈《青蛇与白蛇》的开头

七阶子
22 min, 4286 words

  一个电视剧的开头几集往往很重要,因为它很可能将决定整个剧的基调,以及能否吸 引观众的问题。我觉得央视《白蛇传》的开头就不怎么好,前面六集一个莫名其妙的“半 步多”,与后面的剧情有相当的脱节,入题缓慢。从这点上讲,《青蛇与白蛇》的开头几 集就算演得不错了,直奔主题,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并且与后面的照应也很好。

  青白的开头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误认”,误打误撞,阴差阳错。这是编剧有意故设迷 障,却也反映出编剧“编”故事的功力,很有些惊诧莫名,第一次看青白时完全猜不透他 将把故事导向何处。

  “我是来令你得到幸福的”,白蛇幻化为美女,第一句台词如是说。白蛇娇俏可爱, 但这句台词很雷人,很容易想入非非,太直接了——不过其实青白的台词一向这么“雷人 ”,总是那么地玩世不恭。然而这句话是认真的。白蛇飞天大业受阻,还有前世孽债未偿 ,所以要来凡间“还债”,她是很纯洁地想让对方幸福而已。根据该剧的设定,白蛇的前 世是“美女西施”——南极仙翁爆出这个料时也还故意地顿一顿,那编剧真是吹牛不打草 稿,连西施、夫差都扯出来了。

Read More

《青蛇与白蛇》有多少集兼论其剧情改编

七阶子
10 min, 1830 words

  除了很早以前小时候外,我基本没有在电视上看过电视剧,所以这部《青蛇与白蛇》 ,我也不清楚它在电视台上播出时到底是多少集,只能从网上了解一些信息。

  第一次看青白,是三十集版的vcd,不过那显然是被压缩的,每碟正文之前的“第几 集”字样都是额外添加的。后来又见到了六碟的压缩DVD,是四十五集的。虽然也不是每 集都有片头(只是每碟有片头片尾),但“第几集”的字样是写在片头的最后一个画面上 。所以《青蛇与白蛇》应该是四十五集的篇幅吧。最近又出了“美国版”《青蛇与白蛇》 (当然内地很快就有了盗版),据说是七DVD9装,也是四十五集,也是只有每碟有片头片 尾,而且删掉了过场——其实笔者不喜欢它删过场,不过这版最值得称道的是有字幕。

  如果说青白是四十五集的话,另有一个问题很疑惑,网络上流传的青白“每集剧情梗 概”却赫然排着五十集,而且与我们在DVD上看到的剧情大有差异。我猜测,青白的剧本 原来可能是准备写五十集的,只是后来进行了修改调整,结果最后拍出的剪辑便是四十五 集了。而在网上宣传该剧时,只按它原来的剧本拟写梗概。

Read More

重识《青蛇与白蛇》的感动与意义

七阶子
6 min, 1001 words

  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白蛇传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有关白蛇传的改编创作 、研究出版等产业竟又似“繁荣”了起来。当然,宣传攻势造的最足的恐怕要算同在2006 年央视推出的同名电视剧《白蛇传》了;以致现在在网路上谷歌、百度“白蛇传”之关键 字,首先涌现的便是该电视剧的视频信息了——突然明白了“央白”为何定要取“白蛇传 ”之名了,只怕也有信息搜索战略的考虑吧。

  记得当初央白播出时,舆论最大的怕要算是与新白的比较与争辩吧。不过笔者从来没 认真想过如何将二者比较起来,尽管比较文学的方法在文艺评论中常见且必要的。因为我 初看央白的感觉,就只认为它应该只与新加坡的《青蛇与白蛇》(青白)同属一个档次; 并且一直犹豫不定,拿不准到底是央白好些还是青白好些。一晃两三年过去了,现在冷静 下来再反思,笔者终于可以下个结论说,“青白比央白好!”

Read More

《新白娘子传奇》之后——论白蛇传的创作与发展前景

七阶子
24 min, 4669 words

一、引言

  众所周知,“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流传近千余年来,不断地被一代又一 代的人们以不同的形式改编和演绎着。民间传说还有个特点,它总是倾向于用当代最流行 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风采;白蛇传起源伊始,正赶上中国古典戏曲发源、发展壮大之时。 于是白蛇传便与戏曲(曲艺)结下了不解之缘,白蛇传借助戏曲生动形象的舞台表演得以 深入人心,广为流传。这是白蛇传与其他“三大”起源更早的民间传说所不同的特点。

  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现代影视的兴起,严重挑战着传统戏曲的生存发展, 迅速占领了原来戏曲欣赏的公众市场。中国的传统戏曲是否会消亡,这不是本文想担忧的 。但有一点必须明白,中国现代的影视艺术,受传统戏曲的影响很是深远的,现在影视也 应该好好珍惜、学习、利用这笔发展了数百年的传统戏曲的宝贵财富。

  只看“白蛇传”,这个戏向来是经典、传统、保留剧目。而中国影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利用这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白蛇传传说,对它进行改编再创作 。从最早的尚处于无声电影时期的蝴蝶版《白蛇传》,到邵氏电影黄金时期的林黛版《白 蛇传》,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两岸的《新白娘子传奇》……对白蛇传改编的热度丝毫不 减。这不但促进了白蛇传传说的丰富发展,也为中国影视艺术的探索提供了一次有意义的 “试验”——因为民间的传说是很随和的,理论上说可以对它任意改编;然而从实际上说,对 白蛇传的改编也必须尊重白蛇传这传说本身的发展规律,才能得到民间广大观众的认可而 获得成功。

Read More

《西湖三塔记》背后的故事——论白蛇传的文本起源

七阶子
25 min, 4972 words

  本文想澄清一个有关白蛇传起源的问题,是文本起源或文献起源。因为口头传说肯定 比这早许多,而且更加难以考证,争执可能还更大,所以本文暂不多涉及。

  一般说来,将冯梦龙收录在其《警世通言》第二十八章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认定 为白蛇传的已经发现的第一篇“成型”文字当是无疑异的了。不过,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先 明确。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白蛇传

论白娘子水漫金山之战略

七阶子
18 min, 3507 words

  水漫金山无疑是白蛇传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出。本文想讨论一个问题是,白娘子为什 么要水漫金山。显然,白娘子是为了救回自己的丈夫。但是,索夫救夫为什么就选择了水 漫金山呢?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下策,因为这直接导致了生灵涂炭,也就是犯了天条,这为 她最终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也许,对于一个“非理性”的行为我们无法用 理性思维去理解,一个爱得惊天动地的妖一旦被激怒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做不出来呢? 所以,笔者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即白蛇传为什么喜欢讲叙一段水漫金山的故事 ?

  其实,白娘子水漫金山,实属在综合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下的最佳“ 战略”方针。而且孟老夫子的话还真是深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水漫金山 自它一出现在白蛇传起,就传颂不衰,其中固然有“天时”、“地利”之便,但更重要的乃是 “人和”的必然。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白蛇传

刺血和汤——论白蛇传故事的新进展

七阶子
24 min, 4617 words

  传说不是可以被创造的,至少不是可以被刻意地创造。白蛇传的传说流传至今,已近 千年,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故事结构,这是在民间广大人民群众的选择结果。当然,从 更长远点的时间跨度来看,白蛇传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笔者相信,白蛇传是个“活 体”,它有着其自身的“生长”规律。现在,以及可预测的将来,白蛇传都仍将处于它的生 长旺盛期。本文就试图说明,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下,白蛇传的故事可能有哪些 新变化。

  传说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前的“白蛇传”传说,在一般大众的 认可下,都有哪些故事情节单元?这个问题可以参照田汉先生的京剧《白蛇传》,(可以 归结为“两个凡是”),凡是该戏中的主要场次都是白蛇传的经典情节单元,凡是白蛇传中 主要的情节结构都在该戏中有所体现。因为田汉对白蛇传的改编,主要是精简原则,除了 结局有所改动外,基本是“只删不增”的。因此京剧《白蛇传》保留了白蛇传传说的所有精 华部分——当然,对于只剩下“精华”的东西是否一定是完美的好东西,可以另当别论——于是 从中可以把握白蛇传故事的主要关节点。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白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