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之滨,情之所牵

曾经,把白蛇传当作学问来求索

小青为何那么恨许仙?——青蛇白蛇姐妹情原

七阶子
11 min, 2146 words

  “白蛇传”在戏曲舞台上,《断桥》是非常经典的一折。但有个问题常令我迷惑,即小 青为何那么大动肝火,恨极许仙;杏眼圆睁,拔出龙泉宝剑,紧追许仙不舍,声声要杀要 砍的。以前通行的说法是要表现小青的敢爱敢恨,那时还把许仙看成是与法海一丘之貉, 至少是不彻底的“动摇派”;而白素贞急急阻拦小青“行凶”,则为了表现白素贞的痴情。

  按说,小青是白素贞的丫环。尽管她们现在多以姊妹相称,那是白素贞心眼好。很多 故事中都“小姐丫环一般齐”,亲如姐妹。但事实与名份还得分清楚,否则姐姐成亲了,哪 有妹妹一直跟着的道理。如此说来,白素贞嫁给了许仙,那许仙也算得上小青的半个“主 人”了。然而小青对许仙似乎并不怎么恭敬,尽管在开始她也极力撮合许仙与白素贞的婚 姻,可是看那“断桥”中她剑拔弩张的样子,哪像个下人对主子的行径——也许“主仆”的思想 很“封建”,但白蛇传的故事一般认为是发生在南宋啊。

Read More

重观绍百吴凤花的《白蛇前传》

七阶子
23 min, 4559 words

  话说这部戏还是我第一次买的有关“白蛇传”的 vcd 。那是几年前,在网上重新看到 《新白娘子传奇》,大感到兴趣,便跑到附近的一家音像店想找新白的碟片,只是一时没 找着,却随手带回这部越剧白蛇传的 vcd 。不过当时我对越剧尚不了解,所以竟没怎么看 懂;而且这碟除了唱段外没有其他字幕,也不易听懂其中的对白。不过几年逾后,看了不 少越剧,便觉亲切起来。于是最近重新拿出这碟来看一遍,才发现这戏排得也确实不错, 不枉当初之资费。

  越剧《白蛇前传》,由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从碟片封面看,还是 1998 年排 的。共八场,“游湖”前有一折“下凡”序幕,成亲“良缘”之后端阳“惊变”、“盗草”,然后“ 索夫”、“水斗”至“断桥”就结束了,没有“合钵”之后的故事,大概如此才叫“白蛇前传”吧 。由吴凤花、陈飞、吴素英主演,她们都是著名的越剧演员,现在绍百的“台柱”。吴凤花 是范派小生,饰许仙,白素贞在前面五场由陈飞(傅派)饰演,后三场是吴素英(吕派) ——有一点比较有趣,越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小生艺术,所以像“白蛇传”这样我认为很“ 女性”的传说故事,在越剧演来却一般都以小生挂牌主演,当然,越剧《白蛇传》许仙的 戏份也确实比京剧《白蛇传》的多。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戏曲

《白蛇传》故事资料选(民间传说篇)——简介与导读

七阶子
77 min, 15399 words

  “一九八一年夏,上海市和江苏、浙江两省为加强吴语地区民间文学的协作,确定《 白蛇传》为重点协作课题之一。一九八二年春,浙江《白蛇传》研究小组开始向全国征集 《白蛇传》资料,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热忱关心和支持……征集到流传全国各地的有关《白 蛇传》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曲艺、民间小戏等记录稿和印本、抄本等二百多件, 除已提供一部分在本会所编的《山海经》刊物上发表外……”一九八三年五月,“中国民间文 艺研究会浙江分会《白蛇传》研究小组”将所征集到的资料整理汇编,其中民间传说故事 与民间曲艺小调分别刊印了一本。

  近日,七阶子受网友之托,拟介绍这本《白蛇传》故事资料选。该本资料只选印了三 十四篇,目录如下,后面的数字是原书页码,可大致可反映每篇故事的篇幅吧(原书大约 应该是32开小本),再其后括号所注是当时所采录的流传地区。然后本人再对每个故事再 作了个梗概介绍,着重提示与“所谓公认传统白蛇传”有异的情节与细节,仅作参考;若有 意作较严谨的研究者,请最好调阅原件,仅管原资料也是从田野采录后的多次文献。最后 ,本人对该份刊印资料发表点个人见解,则更是一家之言了,欢迎指正讨论。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白蛇传

咬文嚼字话“驾彩云”还是“驾黛云”

七阶子
7 min, 1302 words

  京剧《白蛇传》,综合艺术成就最经典的要算 1980 年由李炳淑主演的那个电影了。 在这个电影版中,开场“游湖”的“南梆子”别具一格,我也觉得是所有“游湖”中唱得最动听 的。现今的《白蛇传》是田汉先生根据旧戏白蛇传改编的,随后各名家演出时对唱腔唱词 都有不同的处理。在这里只讨论开场游湖的几句,唱腔的差异自是显著,不过唱词大约只 有第一句不同。李炳淑唱的是“驾彩云离却了峨嵋仙山……”,而刘秀荣、杜近芳等一般是“ 离却了峨嵋到江南……”,在“田汉全集”的《白蛇传》剧本里刊行的也是后者,因为田氏剧 本的定稿在 80 年之前,应该在五十年代刘秀荣演出成功之后就定稿出版,不再反映后来 各演出的细微差异。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戏曲

既观淮剧《白蛇传》之后……

七阶子
9 min, 1715 words

  既然淘着了一本淮剧的《白蛇传》,就抽空看完,并属文以记,表示看过了。

  我原对此剧种并无概念,只大概揣测它也是江南的戏吧,随后简单地百度了一下,了 解了一些常识。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在江 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 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 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 剧。淮剧的传统剧目,除“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之外,也包括《白蛇传》。我所观的这部 vcd碟,就来自淮剧的发祥流行地苏北盐城,还是盐城鲁迅艺术学校1998届的毕业生所演 出的。

  合演大戏,几位主角都是前后由几个不同演员分工表演的。其中,白素贞有四个,一 是从开着游湖到端阳,工唱,二是盗草与水斗,工打,三是演断桥那位的唱做综合能力似 更优一筹,最后演合钵的似乎年龄稍长。另外,艺校学生的汇演,我感觉多少还有些稚嫩 ,尚欠火候。这既是淮剧的传统剧目,它的唱词与表演也颇有些特色,部分唱词也很雅致 。不过受京剧的影响也较大,也能看到田汉本的影子。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戏曲

如何看《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小说

七阶子
25 min, 4869 words

  由于新白之故,我也曾对发现此电视小说兴奋不已,但看过之后却颇为失望。然而至 今仍有许多新白迷对它趋之若骛,以至于在淘宝网上高价复印出售。作为“功课”,我今重 温了一遍该电视小说,便稍整理思绪,冀能对之作番较客观的评述。

Read More

读俞双弹词《白蛇传》

七阶子
27 min, 5380 words

  苏州弹词俞调《白蛇传》,我之所以说“读”,而不说听,是因为我既无缘去书场听书 ,亦无能听懂苏州方言、欣赏其评弹,只在近日借来一本弹词脚本的整理书籍一观——实际 是从超星数字图书馆下载的,也不妨称为“借”书吧——该书是由韩德珠等根据俞筱云及其义 弟俞筱霞(号称“俞双档”)的长篇弹词书目《白蛇传》整理的脚本性小说,由江苏文艺出 版社1987年出版。这部书相对于我目前的知识来说,是比较珍贵与兴奋的一本书。读完这 书,让我更加确证的一件事是梦花馆主的《讽世寓言说部白蛇传前后集》确是根据弹词改 编的小说。不过对于陈遇乾的《义妖传》,却还不能揣测它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弹词,或许 反正同是苏州弹词,虽不同派别,模样还是差不多的吧。

Read More

我看《新白娘子传奇》的“和谐”主题

七阶子
8 min, 1589 words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是对传统白蛇传的综合继承,它比较完整且忠实地引述了这 个流传了几百年美丽的神话传说。一直在想,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什么,或者说它主要演 了哪些事儿,最令观众动容的在哪里,何以让许多观众津津乐道。爱情乎?但似乎时下的 哪个电视剧不讲爱情,如果只反复演着男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那不过是一般青春偶像剧 的套路。新白自十几年前播出以来,老少皆喜,雅俗共赏,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这可不是简单的偶像爱情魔力可致的。

  若说白蛇传的主题,从来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比如说反封建性啦,说白娘子为了自由 爱情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又比如说儒释道三教演绎,被用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啊 ——新白既然定位于忠实继承,这些方面自然在电视剧中都有所反映,但这不算新白新的 东西,不足为奇。而我认为新白最浓墨重彩,最细致入微的部分是它展现了一幅温情脉脉 、和谐和睦的生活图景。

Read More

1978年林青霞版《真白蛇传》介绍

七阶子
6 min, 1059 words

  原来,林青霞也演过《白蛇传》。据说,林阿姨早期也演过不少言情爱情影片,《真 白蛇传》是她1978年演的,而且1982年还演出过《新白蛇传》,不过我没看过。其实对林 阿姨,最喜欢的应该是她后来的武侠片,我看到的这个《真白蛇传》并不太出彩。

  《真白蛇传》之“真”可能是与她的《新白蛇传》相对应的,《真白蛇传》的故事情节 是极其传统的,甚至有些细节还不容易接受。影片的开头是白素贞与小青在凡间预先找着 了“七世”之前的恩人许仙(“正德堂”的伙计),然后回山,在师父的同意下——不知这师父 是梨山老母还是金母娘娘或者其他——正式下山续缘。下山时师父的几句箴言比较有意思“ 遇湖而合,遇海而分,遇酒莫乱,遇水莫争。千秋万世,见尔痴情”。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影视

论蛇性的转移:青蛇是白蛇的另一面

七阶子
30 min, 5827 words

  在白蛇传传说数百年的流变中,四个主要角色即白蛇、青蛇、许仙、法海的人物形象 都越来越鲜明。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传说的最简单的原型,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人妖 相恋,终被镇压”,若分析这个基本模式,可以发现其实只要“一妖一人一僧”足矣,却为 何在白蛇传中多出“一婢”——小青来,而且在后世的流传中小青被渲染得越来越突出,成为 白蛇传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

  也许有人会说是参照了当时“才子佳人”爱情的程式,在公子与小姐中间总得要有个小 丫环才好。但是,白蛇传根本不是所谓“才子佳人”的故事,许仙何能称“才子”,白素贞也 不比凡间的“佳人”,就说小青吧,也不是正经的“丫环”,当白素贞嫁与许仙后,许仙也名 正言顺算是小青的“主子”了,可又何尝见有哪个俏丫环敢像小青在断桥之上那样剑拔弩张 地指向主子的么?

  所以,在白蛇传的核心中为什么会有,为什么需要小青这个人物,倒还真值得推敲玩 味。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浅薄见解与猜测,不求苟同。

Read More

归类: 文艺鉴赏

标签: 白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