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注:这是2004年暑假完成的当时认为“很新鲜很宏大”的工作——为五十集的《新白娘子传奇》添加我的评论字幕。其中的.srt
字幕可以在电脑上用支持外挂字幕的播放加载,实现即时评语的效果。这里帖出“序言”,介绍我的评论字幕,但字幕本身脱离视频后可读性差,不便帖出。最后帖出总结性的“后记”,也是当时写的评论,这些评论包括字幕中的逐条评语,随着后来对白蛇传与新白的认识,现在的观点可能不尽相同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作进一步的修改。(类似视频网站的弹幕效果,但彼时还没有弹幕的概念出现)
七阶子点评《新白娘子传奇》(序言)
余关注诸论坛也久矣,然惟贪婪浏帖而索取,鲜于发帖以奉之,是为愧;心系新白,魂萦白蛇传亦恒矣,然终日幻想,无付实践,是为憾.余谓经典必有评者,水浒传世,金圣叹随焉, 红楼撼世,脂砚斋名焉,金瓶惊世,张竹坡附焉。则新白何如,虽勿妄大,小子不敏,愿请试之。今遂发愤一搏,点评新白全集,虽未必佳,亦数日之劳形.自娱之余,与人共娱,不亦乐乎。故不耻大方,以求一笑。
七阶子点评《新白娘子传奇》(目录)
(因字幕文件不便帖出,这里只列出目录,即我对新白每集加的一标题。)
- 第一集 娥媚山白蛇下凡,庆余堂许仙学医
- 第二集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 第三集 库银案发情犹在,发配姑苏遇贵人
- 第四集 许仙拒婚喜相逢,素贞助夫兴药业
- 第五集 白素贞巧制保安丸,王道陵骗求三道符
- 第六集 善财难舍道士辱,天赐麟儿合家欢
- 第七集 端阳惊变劳燕飞,飞天彻地险救夫
- 第八集 地府迎夫继释疑,活变菩萨渡陈伦
- 第九集 妙手催生惊杏林,鹤顶绝毒伤无辜
- 第十集 夫妇执善起分歧,二化鹤顶显神功
- 第十一集 陈伦终断鹤顶案,小青盗宝梁王府
- 第十二集 接掌三皇荣辱尽,上京应医祸福行
- 第十三集 调虎离山人诈妖,人不如妖恶欺善
- 第十四集 南辕北辙枉赴京,公私分明劳断案
- 第十五集 清官难断葫芦案,忠仆易赴生死事
- 第十六集 钱塘寄银多思虑,二陷梁府终脱险
- 第十七集 镇江开业候夫主,许仙奔到访徐乾
- 第十八集 善恶不分枉持佛,一日三秋终会见
- 第十九集 引狼入室复遭禁,一上金山情何堪
- 第二十集 二渡索夫激义愤,水漫金山断桥会
- 第二十一集 回杭州素贞诉真情,盗宝剑小青再种情
- 第二十二集 正能胜邪蛇降蜈,星月神剑系姻缘
- 第二十三集 许汉文重开药铺,李公甫春风得意
- 第二十四集 人妖难容危及身,缘尽情在堪悲痛
- 第二十五集 无奈缘尽陌路人,子去子来消宿怨
- 第二十六集 双喜临门迎娇生,法海重现暗波伏
- 第二十七集 山雨欲来风满楼,亲情难弃天无情
- 第二十八集 娇儿一哭去复返,春蚕自绕镇塔底
- 第二十九集 汉文思情欲断肠,小青辞归修绝技
- 第三十集 归去同修上金山,济世活人药店绝
- 第三十一集 无忧无虑成长路,同年三人初相识
- 第三十二集 仕林结拜义兄弟,媚娘丑遇心上人
- 第三十三集 乌鸦凤凰变神奇,一见如故赠宝参
- 第三十四集 金钹授命惊残梦,宝山爱慕一场空
- 第三十五集 宝山入府拜教头,灯会佳人难下手
- 第三十六集 仕林病愈续前情,小青报仇重下山
- 第三十七集 青姨心疑访绣庄,兄弟误入清虚观
- 第三十八集 青蛇皈依紫竹林,许氏揭开身世谜
- 第三十九集 观音下救文曲星,仕林探母雷峰塔
- 第四十集 媚娘施法戏二奶,仕林辞母又寻父
- 第四十一集 探亲回转攻诗书,相国记仇删名册
- 第四十二集 媚娘夜入梁王府,仕林赶考赴帝京
- 第四十三集 媚娘真心誓生死,出塔救子忍别离
- 第四十四集 冒险逃离沙石洞,真假状元一场空
- 第四十五集 魂飞魄散胡媚娘,状元荣归拜亲父
- 第四十六集 衣锦还乡祭故人,转世投胎了心愿
- 第四十七集 滞留不归入天牢,碧莲救兄上京城
- 第四十八集 仗义相救遇故知,联名上书巧成拙
- 第四十九集 小青下凡救状元,梁府获罪疲奔命
- 第五十集 众善一身脱塔禁,功德圆满归天界
七阶子点评《新白娘子传奇》(后纪)
鄙人做事以为善始善终,既然先贴了序言,那就再帖个后记,对我的评论稍作总结。
暑假无聊,我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仔细再看了新白两遍,边看边停边评,不算多不算少,记下不成章甚至不成句的文字五万余言(包括抄录的唱词,当然重词率也极高,比如"好"字,没用一千次,也该有几百次)。限于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我在夹批中虽有所感,亦不能展开长论,故在此对我在夹批中反复申述的观点略加陈述:
一、四位不同编剧执笔,虽最终浑然一体,也足见痕迹
据个人分析,新白也正有四段情节转换,风格也见异。从开始到许仙发配在苏州的前期,也即端阳惊变一事,当是贡敏的手笔。这几集情节简单,白蛇传历来都传说着这些事情,故观众都耳熟能详,也就不见大冲突。但它又极其简洁紧凑,引人入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欲罢不能。
在苏州的后期到水漫金山这十几集与前几集有些不一致,应是赵文川所编。这几集情节更复杂了,冲突也多了,先由给陈夫人接生,惹出三皇的嫉妒,被鹤顶红陷害,然后接掌三皇引出盗宝案,与梁王府结怨,发配镇江,同时牵出法海,最后迫于水漫金山。这一系列的情节环环相扣,一气贯下,应接不暇,是它的优点。不足处是在演绎上开始变得啰嗦起来了,没有贡敏的笔力简洁,特别是在审判盗宝案中纠缠不清,令人有些烦。而且和前期的人物都脱节了。
从金山寺下来,断桥相会后,回到姐夫家,一直到白蛇前传结束,似乎又是方桂阑所著。这几集与贡敏的前几集足可对峙,在姐夫家半年多也没发生很复杂的事情,不过是小青与张玉堂的情缘,以及与蜈蚣精王道陵的仇怨,然后就顺理成章地生子入塔出家。情节不多,也主要是以情动人,而且极其伤感煽情,入塔前后无不下泪。
白蛇后传的编剧则是何麒,总体来说,后传不如前传,除了一个胡媚娘外,后二十集几乎没法与前三十集比。二十集的篇幅也不短了,但不知都演了些什么事情,弄不出个头绪来。大概是说仕林的成长过程,与碧莲青梅竹马,随后认识了宝山,认识了媚娘,再到后来仕林得知身世就发愤图强考状元救母出塔。只是仕林与媚娘的爱情偏偏在仕林,媚娘,碧莲,宝山,甚至还有香巧这一伙人中夹缠不清,弄得乱糟糟的。至于媚娘投胎后的四五集更是不知在热闹些什么,到最后一集就火了,这样的结局十九是无人满意的。每次看新白第一集就爱不释手,不能放下,看到最后一集又遗憾,长吁短叹。
不过纵观全剧,新白的剧本还是比较完事和出色的,它继承了美丽传说的基本内容,又有所创新。它是比较严肃而认真地传颂着这个古典爱情的凄美。
二、新白音乐是影视中独一无二的成就
音乐是新白中举足轻重的,从来没有哪部影视剧会像新白这样高扬音乐的位置。这与白蛇传的流传有关,几百年来,以白蛇传为内容,各种文学形式异彩纷呈,其中戏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为自明朝后到影视艺术出现前,戏剧应是我国最通俗最广泛流传的形式,就连现在戏剧仍有它的一席之地。而新白正是融会贯通,很好地借鉴了戏剧的优点,在剧大量地让人物对唱,运化无痕,不落窠臼。
新白的背景音乐是无处不在,就配有唱词的乐段而论,新白音乐出现的形式与作用有以下几种。一是背景旁白唱,它主要是提示或概括情节用的,就如古典章回体小说不时出现的有诗为证的东西。同时旁白唱还能增加旋律,缓和气氛,使过渡自然。这种旁白大量存在,特别是在后传中唱得少和情况下,就基本只有旁白独撑着。二是人物独唱,抒情达意莫过于唱,这是戏剧优于影视的一点,在新白中也有几处采用独唱,如新婚三日许仙发配苏州娘子唱的雨伞是媒红,如白素贞入塔前后娘子与许仙分别抱着仕林儿唱的一段,都很感人,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好。三是对唱,这种唱段也很多。最动情的是白素贞与许仙的一唱一和,羡煞。此外有时发生争扏或商量事情也用唱的形式,这也奇,他们亲人间向来和睦,即有点磨擦也一唱了之,不见硝烟味。
在所有人的唱段中,唱得最多最好的是许仙。就前传而言,许仙唱的比旁白唱的还多。他唱的时候,不但嗓音清楚,而且动作自然流畅,毫无拘束。而许仙唱的最多的赞娘子,不但当娘子面赞,还常在他人面前赞,于此许仙对娘子的爱溢于言表。除此之外,许仙是大夫,三句话不离本行,也有几处是唱药材的,试想医药之道,观众并不喜欢,若用台词大论医理,易听厌。
我在夹批新白的时候,随文对新白音乐作了一番统计,这里不妨报出统计结果,以见新白音乐之多:
- 雨伞是媒红,31;
- 前世今生,24;
- 情与法,12;
- 天也不懂情,11;
- 情仇爱恨,10;
- 神仙歌,7;
- 悲情面具,6;
- 渡情,5;
- 想飞的水,5;
- 三月三日是清明,5;
- 纠缠,3。
共118首。其中,白素贞,26;许仙,32;小青,8;旁白, 57;许仕林,5;胡媚娘、李碧莲、许娇容,各2,余不足道。与剧中大量的音乐相比,当时发行的12首新白专辑不过是冰山一角,或说是个代表,新白音乐的精华我认为在剧中的插曲。
总之新白音乐中的那些曲调音律,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强大的演员阵容
这点我不想多说,相信对各大明星的了解,童学们都比我清楚。总之各主角都演得非常好。
我只想说一下李公甫,他在剧中很突出。新白是正剧演得认真,不是哗众取宠,不像当下有些影视剧那样浓重的商业味。李公甫这个角色使新白更有趣,笑语翩翩,其实李公甫本人也是很认真严肃和正直的人,但他就是能让你笑。只是有时过犹不及,特别是在后传,有时他说得太多了些。插科打浑是不可少的,但也宜少宜简,在李公甫之外也存在这问题。
四、新白擅于处理特技,更擅于从小处见真情,用细节拘人心魂
新白演的是神话故事,有不少鬼神妖怪,因此刀光剑影,玄门法术也占有一定的份量。对这些法术特技的运用,新白显示了很高超的艺术手腕。各种法术炫丽多彩,而又还不至于炫目,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各妖怪的法术都有一定的特征,还可从中窥出法术的高低善恶。比如青白二人作法是那样的轻盈飘逸,而王道陵作法却那么夸张,还有金钹法王那样子,咄咄逼人。再如偷吃灵丹是白蛇与后来的白娘子就是不一样,白素贞与胡媚娘更不一样,轻重缓急,处理得恰如其分。作法最多的自是白素贞与小青,她们变幻施法是统一中又有变化,不致呆板。总之,光彩夺目,不一而足。
但是我认为新白最佳处不在于乱力怪神,而是那感天泣地的爱情亲情与友情。新白最能从小处见真情,给人以无限暖意,或者感动和震撼。比如白素贞与许仙在苏州那举案齐眉,那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无限春意,羡煞神仙。最艳情的言行是扏子之手,与子偕老,正合"关雉之乐,艳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之谓也,充分体现了含蓄的古典美。后来他们回到杭州姐夫家,看全家人和睦相处,闲聊家常,都那么和详。所以新白是浪漫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
五、新白与白蛇传的继承发展关系
前已说过,白蛇传源远流长,才有新白这样的成就。《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中,《白蛇传》是出现最晚的,但其影响力似乎是最大的,也越来越大。白蛇故事初现端倪于《清平山堂话本》里的《西湖三塔记》,然后影响力最大的有明冯梦龙的短篇《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清方成培的戏曲《雷峰塔》。此后很多文人都翻写过白蛇传,总的趋势看来是主人公的形象越来越完美与理想。不过作为民间传说,流传广泛深入人心,必有一定的稳定性,若任意扭曲其中人物及其关系,标新立异,并不见高明。所以新白在大局上与大众是相合的(我看除了法海的结局外),并且立足根本,有所发展,成为所有演说白蛇传故事的作品中最佳的一版,前无古人,后人也难以望尘,我认为。
另外,新白的很多台词特别是唱词,都颇有文采,引经据典,我发现引用方成培的《雷峰塔》的最多。我们的几位编剧都是博学多才的才子或才女。
六、新白完善了许仙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许仙
白娘子的善良多情,自不必赘言,这里我只想说许仙。
在以往的白蛇传(泛指,指较流行一致的说法)中,许仙是懦弱薄情的负心汉,白娘子的悲剧与许仙有莫大关系。然而在新白中不是这样,许仙是坚定立场,绝对信任娘子的。
且不说许仙出场吟诗、投师学医那温文尔雅,和西湖畔那拾金不昧的大义,单从第一个疑点讲起。钱塘库银案发,只要稍有头脑的人的也就该怀疑了,那杨知县不是说"鉴于年轻无知,又被女色所惑"吗,显是他们都疑青白二人为妖。但许仙不疑,为爱娘子故。他在公堂说"我不能害娘子啊"。及到苏州,玉莲见爱,许仙力辞那段,更是不疑,相信夫妻相逢有日。也因此白素贞随意撒个谎就把许仙哄过去了。
王道陵授符是第二个疑点。许仙到底有没有怀疑白素贞与小青是妖,这值得怀疑和探究。许仙去挤神仙的前夕,有段伏笔,演的是白福醉酒现形吓着了许仙。因此许仙接受王道陵的符是怀疑家里有怪,但并未怀疑到娘子身上。许仙后来向娘子道歉是觉得自己糊涂,把自己与娘子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付之流水。要从此处说许仙耳根软,在新白中我觉得不成立,许仙不疑。
第三个疑点是端阳现形。不论鬼魂,只看许仙被白素贞救醒后,虽心有余悸,但一听说娘子在院子里与大蟒蛇相斗,就赶着要帮娘子。夫妻之情重于其它,嫌疑旋解,许仙未疑。
第四个疑点是在盗宝案中,在梁府的地牢里那僧道说许仙的娘子是妖,许仙不信。至于畏罪潜逃之言,许仙更是不信,还据理力争,要陈伦还他娘子一个清白。白素贞有偌大法力,凡夫俗子自不能对她构成人身威胁,所虑者是悠悠众口,众口铄金。许仙能若此坚信不疑,是最大的支持。
法海软禁许仙并明示白素贞与小青的身份是最大的挑战。事实摆在眼前,许仙心情之乱是可理解的,但观许仙所为,并非一般所说的那样容易动摇。法海先示以白素贞幻化人形之景,许仙斥之为变把戏,还说我家娘子也会,是不信。接着法海重现端阳之事,许仙正在犹豫时,可笑法海画蛇添足,又让许仙看小青杀梁府卫士的情形,法海之意是想点化许仙,让他清醒让他知道小青为妖的狠毒手段,以惊其心,以坚其信。但许仙的反应是" 小青,小青,她怎么了",他关心娘子与小青,甚于去分析她们是不是妖。更看青白二人来救他时,许仙在塔上那焦急与关切,是信与不信,疑与不疑耶?
要说许仙相信并惮于娘子是妖,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他吓死后在地府那段。许仙居然轻信了白无常的鬼话,指斥娘子为妖,不跟她回去。这段小插曲怎么看,许仙曾说"倒不如留在地府给鬼看病",你听这台词看他说这话的神情,似乎不是认真的。我觉得这并不代表什么,主要是白素贞,她上穷碧落下黄泉,辗转救夫,来到这时已是最后一步了,可许仙竟不认她,这该是怎样揪心的痛,实在是比圣母娘娘与仙鹤童子的阻拦还更残酷。
所以说,许仙之于娘子,是谨守结发之情,完全信任她的。当几经患难,白素贞最终把真相告诉他时,许仙是那样的镇定,还抚慰娘子另再忧伤。也许他在金山寺相信了娘子是蛇妖的事实,但他更相信夫妻恩情,金石盟言。至于仕林满月后,法海重找许仙时,听他指责法海的话,骂得真是痛快淋漓。可以说,许仙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娘子,他是听妻子的话的。
白素贞蛇妖是事实,许仙伴蛇眠而数度不悟,这种信任也许是盲目痴信,所以他遇上的幸好是白蛇。这是因为许仙太善良了,悲天悯人。他也曾为他的天真吃过亏,比如徐乾吧,这明明是个败类,在有些白蛇传的说法里更是混帐,但许仙却把他当好朋友,还被他引上金山寺。
许仙出家也是个必然的情节,但新白赋于它更深刻的寓意。娘子被圧塔下,这对许仙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他出家,不是完全的绝望,而是仍存有一丝渺茫的期望。许仙是归去同修,替娘子赎罪,把功德汇向娘子,让她早日脱离苦海。佛要求座下弟子灭绝七情六欲,许仙偏要在佛祖面前忏悔,让佛祖知道他对娘子的情有多深。许仙一痴至斯。还有许仙也是想凭己之力救娘子,不是完全把希望付与仕林中状元之上,他在二十年前就开始承担这重任。观世音说白素贞出塔是众善一身,不仅仅是仕林的孝感动天。
总之,新白诠释的许仙是值得赞叹的。像白素贞这样美比天仙,温柔多情,神通广大而又善良乐施的奇女子,要在凡间觅一门当户对配得上的人,那是没有的,但若一定要找一个,仍是非许仙莫属。
七、新白开始为胡媚娘翻案
新白敢题名以新,作为电视剧它最大的新白意在于它的音乐,作为白蛇传它最大的新意在于许仙,还有胡媚娘这两个人物。
以前的白蛇传版本要么没有胡媚娘这个人物,要么就是以反面的狐妖出现,很多说法都说胡媚娘确实是狐狸精,对许家祸害非小。
新白中的胡媚娘却令人感动,她与仕林的爱情不亚于他的父母。把媚娘看成是白素贞的延续并不确切,她们是两个不同的人物,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
白素贞是蛇,所以她能耐寂寞,在洞中修练一千八百年,获得足可惊动天地的法力,因此她能向观音求为进身之阶,想列入仙班。若非观音的指点,她是不会下凡的,法海说蛇是冷血动物,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白素贞一经下凡遇上许仙后,她的热情却比谁都炽烈,一见倾心,在不知他是前世恩人之前就中意了。所以白素贞之于许仙,报恩已是退居其次了。观音及其他有道之神想让白素贞成仙,法海要她成妖,但白素贞自己却只想做个平凡的人,与许仙白关偕老。
媚娘身为玉免精就没那么稳重了,才修练五百年的道行就跑出来寻觅情郞了。这是她的可爱活泼之处,但也因她法力不高,受制于人,使她的下场更加凄惨。在妖界,她为金钹控制,随时有毁容丧命的危险;在人间,她也受尽冷嘲热讽;再如她这一个小小的玉兔精,也没有哪位神灵会顾及帮助她,可怜。媚娘也善良,不伤生灵,但她又没能像白素贞那样济世活人,她在尘世,最多能不耍旁门左术,而自食其力开个绣庄。媚娘所受之苦与面临的困难实比白素贞多得多,但她仍谨守对仕林的爱,即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相爱一场,媚娘助他成就功名,但到头来她魂飞魄散,什么也没得到。来世为人,岂是她所愿,来世相见,何其微茫,今生之情又怎忘。
可怜的媚娘,要祭悼媚娘,我只怕笔力乏拙。不过有些人认为新白中媚娘与仕林的爱情盖过白素贞与许仙,我不同意,这不仅仅是主宾问题。
八、新白的失误与它的优点一样多,数之不尽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新白的失误实在太多了,不管是剧本上还是拍摄上,特别是后二十集。有时真不敢想像这么经典的电视剧也能找出这么多错误。
我也很热衷于给新白找碴,从剧本剧情上讲,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处:
一是时间关系。新白在多处有时间混乱问题,大事小事上皆然。比如白素贞怀孕的时间,白许相处的时间,还有仕林的生日。
二是地理关系。地理上的混乱有时更难容忍,如杭州,西湖,钱塘,临安还有京城的关系,李公甫家与雷峰塔之间的相对距离,还有青龙山的位置,看得莫名其妙。
三是逻辑关系。是指顺着剧中的思路不能自圆其说。我始终不明白仕林中状元与白素贞出塔之间的必然关系而且李家上下似乎对此都未卜先知,也不明白金钹为何要令媚娘杀仕林而不亲自下手干脆,就连前面白素贞为何不能把许仙救离梁王府免受那无妄之灾也觉得说不通。
四是照应关系。这似乎是小节,没前面两点明显,但精益求精,若能弥补这些破绽就更好了。这又包括人物的失踪。比如演到三皇祖师会后前面吴人杰一家和郝江华都销声匿迹了,五鬼和黑白无常也渐趋消失得无影无踪,总之交待不明。许仙在临安承蒙刘老伯相救还说要治他女儿,但他安定后绝口不提,是不义不信;回到杭州也不去拜访恩师王凤山,是不孝;李公甫全家与小青都知媚娘这人这事而白素贞自己也能推算,但她也未尝念及媚娘,是不慈。还有就是情节的失衡。如许娇容说要为白素贞吃素且开始决心还挺大以致李公甫要带着孩子偷偷摸摸地吃鸡,但后来似乎晚节不保不知不觉中开斋了。又如七年后李公甫夫妇竟还不知许仙生死,而后来仕林问起时又似乎早已知之。凡此种种,不尽细数。
从拍摄上讲,一是群众演员不堪。新白的主要演员都很好,群众演员的要求虽不必高,但也要负责不能太滥。反复利用的有之,表情麻木的有之,叽叽喳喳乱讲话的也有之。二是场景或背景的选用有时不慎,如断桥上的电线杆也拍进去了,而后二十集中那后山更明显是舞台布景修饰。三是关系道具服饰也常有失误。总之细致观察,必有收获。
当然对这些白璧微瑕,我们不必耿耿于怀,可以以找碴为乐,但这不会降低对新白的喜爱程度。甚至可以说,能找出的错误越多,就表明你对新白越痴。
(七阶子 2004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