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动漫《白蛇:浮生》锐评
话说由追光动漫打造的“白蛇宇宙”三部曲的最终篇《白蛇:浮生》在今年暑假七夕正式 上演,我看过了,但是想给差评。追光的画面特效虽好,但故事一如既往的烂。
(一)
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很多人说《白蛇:浮生》就相当于动漫版“新白”,这是不准确的。 会有这样误区的观众可能是无意识地把“白蛇传”与《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剧等同了;也 可能是动漫版的官粉有意傍经典的话术。但事实上,《白蛇:浮生》不过是按传统白蛇传 的路线演了一部分而已,与新白无需有必然联系,并且细节上与新白也有很大的不同。
我不介意动漫版走传统路线演绎白蛇传,问题是它并没有讲好白蛇传故事,尤其关键是它 根本没有讲完整——在本该故事最高潮的水漫金山之前结束了。有人说第二部开头演了水 漫金山,所以第三部的结尾就做了个对接。我不认可,电影不是电视剧,每部电影该有个 相对完整的故事。
一个故事缺乏高潮与结局是很致命的。不妨举个比较魔幻的比喻,设想我们去观看全红婵 的高台跳水,她在空中做出了很好的动作,就在快要入水时,突然有人尖叫,“天啊,全 红婵她不会游泳,救救孩子!”,于是水池上方有超级人工智能(障)控制的安防设施, 弹出安全网,成功拦网,就在水面上几厘米处把她截住,波澜不惊……
所以演白蛇传故事不演水漫金山,就相当于跳水运动搞了个“旱跳”。让观众去脑补“水 花消失术”?或都引流推荐去看其他队友的“水花消失术”?正常人都不会干这事。
正常的思路是在第三部正传中顺势着重渲染水漫金山,然后在第二部所谓的后传开头,可 截取关键镜头回顾一下水漫金山,接着展开后续故事。当然这又有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追 光它先做了第二部的水漫金山,这就很尴尬了。它在开始制作第二部时,可能都还没立项 做第三部正传。
于是在第三部结尾说要上金山寺索夫时,又暴出一个很不合理的细节设定。白娘子她居然 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去水漫金山?有这样草率去干仗的吗?这既是对孩子小生命的 不负责任,也是对敌方(法海)战力的不尊重!
这一细节,在当初看第二部时,没太多感触。因为水漫金山在第二部它不是重点,只是个 引子,容易让观众忽略这个细节。而且,在没有正传的铺陈下,抱着孩子上阵也算是在开 头集中展示了传统白蛇传更多的元素,也是可接受的。但在第三部结尾这样接过去,就显 得小白很不智了。正常的操作,容易想到孩子至少还有李公甫值得信任呀,完全可以先寄 存贵重物品再去干仗(动漫版没有许娇容,许仙姐姐早死,但李公甫仍对他很好)。
(二)
可以再对比体会一下传统白蛇传故事及相关改编是如何处理水漫金山与生孩子的关系。
早期的戏曲本子,说的是在水漫金山中,白娘子本来打不过法海,幸亏腹中孩子是文曲星 转世,托住了金钵,体现的是母凭子贵,侥幸逃生。自田汉本京剧白蛇传后,这情节有个 小小的改动,立意却天差地别。说的是在水斗中,白娘子本来可以与法海打个难分难解, 旗鼓相当,但是因为动了胎气,所以落败。仅管如此,它在舞台调度上还特意强调了败而 不乱的退场。水漫金山固然是注定失败的,但这样改点明了原因,就进一步完善了对白娘 子形象的塑造。
在后世诸多电视剧改编中,只有一部改为白蛇水漫金山居然成功了,就是范文芳那版。在 那个版本中,也是白蛇先生子。但是她的行动就很有女王风范,先是潜心修养了几个月, 并且妥善安排好孩子(明托给许家忠仆,暗中还有小妖保护),然后领了一大帮妖族上金 山寺叫阵,与焦恩俊版法海正面刚,最终实现了水漫金山的核心战略目标,也就是救出许 仙。
相比之下,追光动漫版的改编,小白抱着孩子冲上金山寺给法海送人头,就显得真小白了 。当然,若以电影的篇幅,徐克版的《青蛇》,结局处理的最好。白素贞在水漫金山中当 场产子,让法海信仰崩塌,最后一幕是法海抱着白蛇儿子茫然四顾。这就是追光的小青特 意想借鉴的《青蛇》,可惜只抄了个形,而不得其中意。
至于小白怀的孩子是文曲星转世之说,那是借鉴新白的,但是在不打算做许仕林后传的情 况下(第二部《青蛇:劫起》我只当外传看,不能算后传),完全没必要这个设定,它很 陈旧,很突兀。文曲星这个设定,在动漫版最大的价值,就是为此做了个特效,然后没有 了。
(三)
《白蛇:浮生》另一个重大失误是法海的形象太过单薄,纯粹的纸片人,工具人。在白蛇 传故事中,如果说白娘子的美好形象决定了它传播的广度,那法海形象的塑造就决定了它 的深度。
然而动漫版的法海,除了迎合观众审美也像个帅哥外,其形象是相当陈旧腐朽,毫无深度 可言了。仅仅是因为传统白蛇传有法海这么个人物,所以动漫也画了这么个人物与小白作 对头。在普遍认识中,已把白蛇塑造为善妖的语境下,这个法海的行为动机是很不令人信 服的,甚至不如第一部《白蛇:缘起》两方 Boss 的行为动机那么直白明显。哪怕是按之 前新白或一些传说的设定,说法海与白蛇有仇,公报私仇,或者是之后一些庸俗改编说法 海爱上白蛇(或青蛇),因爱成恨,也好歹立了一个形象,人物有了动机。
或许《白蛇:浮生》也想把法海塑造成一心维护正道的高僧形象,可惜没有立起来。我还 记得一句颇有意味的台词,法海自述在抓那个祸害杭州的老鼠精时,被它狡猾地逃了—— 我大为震惊,就像在《青蛇》电影开头,赵文卓版的法海去追蜘蛛精还能让他逃走?这伤 害性不大,却侮辱性极强,就像从一锅汤里舀出一只经过“高温消毒”的鼠头那么有味。 这只能说明动漫版根本没花心思去塑造法海的形象,工具人嘛,随便一句台词交待完事, 却是破绽百出。
再聊个或许有点欺负人的比较,也是前几年新鲜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同样是非主 流电影以现代视角专门讲许白爱情故事的,同样是将法海定位为传统刻板收妖人,粤剧电 影那个法海的出场戏份还没这个动漫版法海多,但那个法海的形象很好地立住了,堪称是 史上最正的法海形象,在怒目金刚的威严之下仍有一点人情与慈悲,所以能让现代观众所 接受。只说一点,粤剧电影结局中白蛇被轻判(水漫金山这样的大罪只关了 20 年有期) 应该是法海的求情,大领导不会操心小妖事,只不过是法海请示、领导批示的流程而已。 而这一切,白蛇还不知情,只当感念佛祖慈悲,而佛祖只是未出场的符号寓意,所能塑造 的是法海的形象。
所以呢,这个动漫版的法海,其最大作用只是展示动画特效的触发器,机关工具,没有人 味的。
在整个三部曲中,还有个更大的工具人,就是宝青坊小狐狸。如果类比真人电影,小狐狸 就是制作方带资进组的干女儿,因不甘心只做花瓶,故给她疯狂加戏,于是升变为系统( 一种网文或游戏类型的概念)的作用,给主角派任务,送道具,开外挂。追了追光白蛇三 部曲,小狐狸始终在打哑谜,故作高深,无非是为了掩盖她没有自己的故事的事实,就是 个只有皮囊,没有灵魂的动画形象。
这个印象在前两部还没那么强烈,毕竟算原创故事,塞什么都可理解。但第三部既然讲大 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宝青坊小狐狸就显得格格不入。譬如说,演《西厢记》警示小白 那段,其实是法海这个角色该有的任务。因此,哪怕来个比第二部更离经叛道、两败俱伤 的设定,说小狐狸竟是性转版法海,都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四)
然后再聊一些细节上的失误。
有一幕我印象很深,小白在成亲后,将结发与珠钗(她的强力法器)埋了,雪景。本来这 情节寓意很深,封存法力,洗手做人妇。但让我错愕的是,那时竟在寒冬季节,在前后的 场景中,无论是周遭环境,还是人物情态衣着,都完全感受不到那是冬天呀。哦,有个字 幕显示是元宵节,那似乎是该冬天了。
但一想到是冬天,前一场成亲的温馨氛围立刻便冷了一半。更细思极恐的是初遇时小青作 弄船夫落水,如果是春夏季节,那当作小小恶作剧也就算了,但若寒冬之夜,扔个下层百 姓在湖水里,可能是会出人命的啊。我能理解,动漫想用一种搞笑的风格来描叙许白的初 遇,每当小白要搭讪许仙时,许大夫就被粉丝抱走了。但在最后渡船上,还来这一出,就 过犹不及了。
搞笑可以作为调剂,但滥用搞笑就显得创作的匮乏了,毕竟这不是喜剧。再比如,盗库银 之后(李公甫与法海的宠物金毛吼)的调查,搞笑是可理解的。但盗仙草那段,也将鹤童 鹿童只顾插打浑就显得很敷衍了。须知在传统白蛇传中,盗仙草是水漫金山之外的另一场 重头戏,一些折子戏也还会演盗库银,这都该是很好的武旦戏,我原很期待它们在动漫中 的表现,但是很失望。
本来,以追光的技术,做出盗仙草的武戏是没有问题的,小狐狸特意送给小白一对宝剑不 就是为了干架的吗?但是嘛,这都是生意二字,他们觉得花人力成本去做盗仙草的战斗不 划算,就推出两个胖子敷衍一下得了,连彩蛋都拿他们哥俩敷衍。
实际上,整个第三部的战斗,都远不及前两部用心。即使是接近尾声最大的一场战斗,由 于水漫金山的缺失,只好随便改在一处不知名的山林间。试想,不管是在现实历史中,还 是虚构故事中,大多知名战斗,都会冠以地名的。就说第一部《白蛇:缘起》比较重要的 战斗,如永州佛塔打小道士,以及末尾捕蛇村大阵,都是有地名关联的。但是第三部那场 递补性战斗,发生在哪里?在杭州城郊吗?还是小青修炼的地方(青城山?),却是一言 难尽了。
还有它把传统白蛇传的时令线改了。其原因大概是编剧看上了《青蛇》小说中有句话“今 日惊蜇,蛇虫四起”,觉得很文青,就断章取义取出来作为水漫金山的日期,然后不知他 用什么算法倒推出许白相遇在元宵节,不在万物苏醒的春天,而是还在冬眠的季节!而传 统白蛇传最常见的说法是,许白相遇在清明节,水漫金山在八月份左右恰逢长江涨潮时节 。
也就是动漫版炫了一下的重阳节弄潮活动,那段时间才是水漫金山的最佳时机。然而它纯 粹炫技了一番,还误导了观众对地理位置的印象。李公甫作为杭州基层公务员,在端午节 参与当地划龙舟是合理的,但重阳节跑到镇江去弄潮就不合适了。即使交通发达的现代, 你能想象杭州市民与镇江市民联谊搞类似划龙舟的活动吗?
所以说,动漫版对各种时令节气的描写,若在能讲好故事的前提下,那是能起到锦上添花 的作用,但若故事都讲不好,那就成了无聊的堆砌。果真有大野心,还讲什么故事呢,不 如用动画做个科教历史记录片讲解清明上河图与宋时民俗吧。
(五)
最后聊点影片内容之外的话题。《白蛇:浮生》这部动漫的失误,像极了当下所有 AI 视 频技术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单独拎出一些片断出来都很惊艳,却无法拼出一个完整的好 故事。
想今年初 AI 视频生成横空出世,震惊多个行业。后来经业界大佬们分析,逐渐形成共识 ,认为该技术当下生成短视频还行,对广告创意领域可能影响深远,但在影视创作领域还 是任重道远的。它大约还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模拟真实的物理引擎还不完美,二是无法 在长时间内持续宏观的叙事逻辑。在影视创作领域,AI 生成还不能讲故事是硬伤,真实 的物理引擎还没那么重要(当然在其他领域或教育或工业辅助设计生产还是很关键的)。
所以这部《白蛇:浮生》,就像是个很厉害的 AI 生成的动漫,扣出的宣发视频广告都很 好,或能吸引观众进影院,但整体却没有拼成一个质量合格的故事,即使白蛇传故事已经 有那么多参考文本(语料)了。于是乎追光所做的事情,就相当于在前 AI 时代,投入大 量人力来代替算力,打造了一部画面特效先进但故事逻辑落后的作品。
这是值得骄傲与称赞的事情吗?也许吧。就像我们初看《三体》时,秦始皇麾下秦军组成 人肉计算机,很受震撼吧。但是回到现实,我们不可能派队伍去复刻人肉计算机。因为我 们已经有天河超级计算机,也在积极研发量子计算机。最多能叫一声“好手工活当赏”, 却没法过多吹捧了。
也无意苛责追光动画,因为对于同一个作品,不同利益群体有不同立场与关注点。对于追 光来说,也许动画技术本身才是他的主体内容,不管什么故事都只为了表现动画的客体或 载体。而对于观众来说,当然是有部分观众会满足于画面呈现,但也有大量观众会认为故 事性才是主体,声光画之类的是讲故事的载体。
而我自称“白学”研究,所关注的就更特别些,更在意于它是否讲好了白蛇传故事。所以 对于第一部《白蛇:缘起》,仅管有些观众认为它的故事也很平庸,但我认为它在补足白 蛇传前传的生态位上做得很好,所以能评其为佳品。对于第二部《青蛇:劫起》,似乎也 有人喜欢那个故事,但我认为它讲的不是白蛇传故事,所以并无好感。至于这第三部《白 蛇:浮生》,它既没讲好白蛇传故事,也不会是个好故事。
而票房,那就不该是普通观众该为厂家操心的事了。若说故事是文学上的概念,那 IP 只 是商业上的概念。追光在做第一部白蛇意外火爆后,继续做成三部曲,并不是看上这故事 有多好,而是认识到它的 IP 价值。第三部的片尾曲请赵雅芝、叶童来唱《千年等一回》 ,也只是场外宣发元素,与正片是没有契合度的。而第一部结尾响起《前世今生》,才是 契合剧情的化用。
追光大概率是没有白蛇第四部了,因为在这个 IP 上它已经黔驴技穷了,即使这第三部也 有烂尾的迹象,白蛇项目要砍了。彩蛋也明确表示要换赛道,做聊斋了,明年出兰若寺聂 小倩。那就这样吧,按追光的特点,它也是更适合广撒网,而不适合深挖洞。